【导读】
1917年的中国,军阀混战,国势日危。有识之士纷纷留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这年9月,周恩来从南开中学毕业后,怀着救国济世的志向东渡日本,此诗即作于出国前夕。诗作以“大江歌罢”起篇,极状如虹之气势、万丈之豪情。二三句用“邃密”“济世穷”和“面壁”“图破壁”,表达寻求革命真理、救国救民于危难的坚定信念。末句借革命志士英勇行为自励,抒发不惜以生命相殉、矢志报国救民的宏大志向。全诗大气磅礴,格调高昂,用典丰富贴切,是一首难得的爱国明志诗。
【全诗赏析】
大江歌罢掉头东
作者: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①,邃密群科济世穷②。
面壁十年图破壁③,难酬蹈海亦英雄④。
【注释】
①大江:代指慷慨豪迈的爱国诗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大江东去”句。掉:掉转。东:指东渡日本留学。
②邃密:精深。群科:指社会科学。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社会学科被称为群学。周恩来当时投考的是日本大学政治系。济:拯救。穷:穷困、危亡。
③面壁:原意为面壁打坐,这里指刻苦钻研。据载,达摩大师在嵩山面壁而坐,静心悟禅,苦心修炼。破壁:相传南北朝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龙,点睛后龙即破壁而飞,此处指学成后要像破壁的巨龙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④酬:实现。蹈海:投海。1905年底,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抗议日本当局无理驱逐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殉国,以唤醒国人。
【链接】
伟人风范 举世敬仰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联合国总部降半旗志哀,并将降旗时间由两天半延长至一周,所有会员国国旗都不升起,这在联合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一些国家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广场上提出质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解释说:“这是我决定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的金银财报多的不计其数,可它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可是它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照样为他降半旗。”全场一阵默然,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