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打过长江去》——
立体再现渡江战役伟大胜利
■王明哲 姚欣彤
纪录片《打过长江去》海报。《国家记忆》栏目组提供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推出的纪录片《打过长江去》,分为《隔江对垒》《先遣侦察》《渡江前夜》《胜利渡江》《乘胜追击》5集,以丰富的档案资料和详尽的历史解读,再现渡江战役光辉历程。
纪录片从历史细节切入,展开生动的历史叙述。在《隔江对垒》开篇,通过毛泽东同志从西柏坡发出的一封电报,展现渡江战役历史背景,其中既有同国民党对垒博弈的扑朔迷离,又有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纪录片通过抽丝剥茧的叙述方式层层展开,使观众直观了解到渡江战役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以及它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渡江前夜》中,也运用了类似叙事方式。渡江中突击集团指挥部写给地下党组织的一封信,记录了渡江前夕的一场策反行动。这次行动打开了国民党军在长江下游的一个缺口,为渡江战役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乘胜追击》中,通过对参战老兵的访谈再现历史,描摹了人民军队势如破竹、乘胜追击的场景。战士汤先发回忆,解放军先头部队看到国民党军降兵,没有停留,甚至对于辎重装备也不缴获,而是一路疾行追击。该集通过具象呈现,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战略决策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壮志豪情。
《打过长江去》搜集了大量珍贵档案文献、图片视频,综合运用了档案回顾、学术解读、外景拍摄等手法,实现了严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对于渡江前的决策部署,片中既援引了党中央发出的诸多文件,也从其他维度展开细致的历史佐证,如沿江两岸态势图、部队船只登记表等;还有作战股股长秦叔瑾的日记,其中记载着渡江战役相关的详尽考虑和周密部署。该片还运用虚拟现实、三维动画技术,为观众营造出走进历史现场的视觉体验。在讲述“渡江第一船”的故事时,主持人走到虚拟的画面中,仿佛置身于长江天堑的泊船上,回忆“万事俱备、只欠渡船”的紧急时刻:电厂工人将“京电号”小火轮停泊江边,此船先后运送6000余名解放军指战员渡江;随后,画面切换到保存于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的“京电号”。这样的呈现方式,让故事讲述更加立体。
该片还注重通过挖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刻画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绘就渡江战役的恢宏历史画卷。呈现渡江战役准备阶段时,该片通过一些泛黄的“鸡毛信”小纸条上标记的“501”字迹,揭开代号为“501”的地下党员身份,展现了渡江战役中隐蔽战线工作的贡献。在先遣侦察阶段,该片描摹了第79师侦察队1排副排长齐进虎带领4名战士潜伏侦察的故事。在渡江必争的黑沙洲,侦察队员们昼伏夜出,顺着电话线找到敌指挥部,获取重要情报,并将情报传回江北。这使我军得以用一个团的兵力全歼黑沙洲敌军。在渡江行动展开之时,该片以渡江支前船工的访谈,回答了观众心中的疑问——国民党军在部署江防时已将船工和船一起拉到了江南,解放军渡江的船究竟是从哪里来?船工口述表明,饱受国民党军欺凌的被掳船工逃回江北后,被一心为民的解放军感动,帮助解放军“把国民党沉入江底的船打捞上来,把藏在芦苇深处的船摇出来”。及至战役发起,解放军筹集到各种船只2万余艘,又靠无数像马毛姐一样的船工摇到了江对岸。在《胜利渡江》结尾处,旁白解说道:“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解放军胜利突破国民党军江防,踏上江南的土地,这不仅是一场战役的胜利,更是人民的胜利!”这种见微知著的处理手法,让观众深切体会到“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磅礴力量。
渡江战役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历久弥新,围绕渡江战役的影视佳作不断涌现。1954年,齐进虎前往黑沙洲侦察敌情的故事被搬上银幕,拍成电影《渡江侦察记》。2012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渡江!渡江!》,以“济南第一团”大功连渡江前后的故事为主体,讴歌了渡江精神。2019年公映的电影《打过长江去》,聚焦渡江战役中的战士,以两兄弟的立场从对立到和解为主线,实现主题升华。这些作品有的再现扣人心弦的战斗场景,有的定格天翻地覆的历史瞬间,从不同角度带着观众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激励人们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正如纪录片《打过长江去》中所言:“渡江战役不仅是一场战役的胜利,更是人民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