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铁的红军”淬炼史
■王建强 张文楚
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投身于革命实践,致力于理论创新,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929年6月,陈毅有感于红4军第三次攻克龙岩,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曾赋诗赞誉“铁军真是铁,一鼓下汀龙”,将红军和“铁”的物理特性联系起来。此后,除在1930年的个别文献偶有提及外,经常在文献中使用“铁的红军”这一概念则是从1931年开始的。
1931年7月,朱德同志撰写《怎样创造铁的红军》,系统阐述了“铁的红军”必须具备的6个基本条件,即:确定红军的阶级性;无条件地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政治训练的重要;军事技术的提高;自觉地遵守铁的纪律;要有集中的指挥和统一的训练。经过1930年和1931年的建军实践,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军原则经受了反“围剿”作战实践的考验,一支“铁的红军”终于炼成。历史证明,这关系中国革命战争兴衰胜败,关系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关系中国人民命运浮沉。王新生的新作《铁的红军是怎样炼成的》(中共党史出版社),就是一部反映这段历史的作品。
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正如朱德同志指出:“铁的红军的创造,要在斗争的过程中进行。”该书紧扣这一思想,把建军原则的理论创新与革命斗争实践融为一体、穿插叙述。从而,该书贯穿着这样一条逻辑主线:革命斗争需要建军原则的创新,创新的原则用于指导实践,并随实践发展、完善,进而再指导、服务于新的实践,从而形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闭环。
古田会议之所以能完成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任务,与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4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等这些火热的斗争密不可分。1930年后,古田会议精神一进入斗争实践,就闪现出真理的光芒。于是有了红一方面军这支队伍的组建,有了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军事战略转变,有了前三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有了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发展。“铁的红军”则在这一斗争过程中锻造出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强敌斗争的坚强可靠的尖刀利刃。
在这段历史中,不仅有对敌斗争的紧张、残酷,而且有来自于内部的正确主张与各种错误主张的激烈斗争。右倾机会主义、“左”倾盲动主义、极端民主化、冒险主义、教条主义等,均不同程度地危害着“铁的红军”的创造,阻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历史证明,这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不得不经历的过程,也只有在与错误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才能破茧成蝶、收获成长。正如该书关于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失败的评论:“历史就是这样,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在多次失败之后,才能找到成功之路。”
一次次从失败中走向成功,其背后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担当精神。该书不惜笔墨,铺陈各个重要历史节点上不同意见的思想交锋,突显坚持正确主张的艰难,在此基础上再予以解析。
文家市前委会议上,面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的严峻形势,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长余洒度等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而毛泽东却根据实际情况,断然主张放弃进攻长沙。对此,该书评论道:一种是盲从、讲漂亮话,但有可能使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损失,甚至使工农革命军全军覆没;一种是讲实话,话不好听,有可能承担“逃跑”罪名,但能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没有从个人荣辱出发,而是从保存革命力量出发,选择了后者。”
1930年9月,到达袁州的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部负责人周以栗,本来是带着上级指示,要红一方面军回攻长沙的,而经过毛泽东的说服,同意了总前委不打长沙,先攻取吉安的军事部署。对此,作者深情赞誉:“应该为周以栗喝彩!在中共中央、长江局的‘左’倾冒险错误指示和毛泽东等的正确主张之间,他选择了正确。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担当的。”在书中,这些事例不胜枚举,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作者王新生在该书后记中写道:“党史研究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提供研究成果,而且还有责任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将自己的成果向社会转化,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阅读该书,不难看出作者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该书对于主要观点、重要史实均进行了必要的注释,提供了可靠的出处。此外,作者还对个别存在不同说法的问题,在注释中提供了详细的研究综述。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态度和学术作风。
在此基础上,该书巧妙地穿插人物介绍,过渡自然,与主题叙述基本做到了浑然一体。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细节描写上做到了选材得当、视角独特。比如,作者把1924年成立的“铁甲车队”比作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一棵嫩芽”;经1年多的发展改建而成的叶挺独立团比作“一棵幼苗”;1927年以此为基础扩编而成的7个团比作“一棵小树”。这些比喻形象地反映了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尝试掌握军队的初步成果。又如,书中概括了陈毅参加南昌起义的经过后写道:“相比其他人来讲,陈毅参加南昌起义过程更曲折些,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追’字。这个‘追’字,体现了陈毅执着、苦苦寻觅、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能够坚持下去。”一个“追”字,为陈毅在中共红4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后不避艰险,及时赶赴上海如实向中共中央汇报,并携带“九月来信”返回红4军,促成古田会议成功召开预设了伏笔。对这些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握和呈现,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是鲜血生命铸就的。《铁的红军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展现了工农红军创建并在与敌人一次次战斗中逐步锤炼成一支铁军的历程,可以让读者走近那段历史,感悟革命先辈们在血雨腥风中筑起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