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虎穴藏忠魂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宋海峰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2-01-28 19:07:45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在林木茂盛、景色宜人的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着一处为纪念上世纪50年代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在台湾的隐蔽战线英烈而建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深秋多雨之际,我饱含着敬仰之情,缓步走进这一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深切缅怀革命英烈,接受灵魂的洗礼。

我沿着纪念广场的景观墙台阶拾级而上,抬头望去,两边的花岗岩墙壁上,镌刻着846位当年牺牲于台湾的隐蔽战线上英烈的英名。那一串永不褪色的名字,璀璨了历史的星空,标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驻足在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隐蔽战线上英烈视死如归的雕像前,毛泽东的铿锵有力话语,穿过漫漫岁月,直击人心:我们战胜对手主要靠两个战场,一个是公开的战场,一个是隐蔽的战场。

打开百年党史之窗,回望我们党和军队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活跃着许多忠诚于党、赴汤蹈火、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在深入虎穴中,无名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将功勋镌刻在祖国的大地上。

英烈无名,浩气长存。这些忠贞不渝、宁死不屈的隐蔽战线上的英烈,“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然而“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陨后无名”。

千秋功业,彪炳史册。驻足在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前的铜版铭文前,默念着意气飞扬、壮怀激烈的铭文,泪水几度模糊了我的眼眶。

时间长河里,是什么让隐蔽战线上的英雄逆行出征,向死而生?我由衷感叹,是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的革命忠魂精神。

革命忠魂精神的核心是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后,这1500名隐蔽战线的战士本可以与家人团聚,享受和平。然而,他们却为了祖国的统一不惜隐姓埋名入台,以血性胆魂,时时刻刻冒着死亡的威胁,在枪口和刀刃上起舞,在宝岛上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英雄的足迹,每一步征程上都浸染英雄的鲜血。

英雄不惧渡沧海,谱写了时代的慷慨悲歌;英雄精神海天张,铸造了民族的血脉精魂。大批隐蔽战线上的英雄被捕后,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甜言所惑、不为官位所动、不为酷刑所屈。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勇气概,如丰碑、如灯塔,高悬天际、灿若星辰,构成了百年党史的精神图谱。

让信仰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烧,正是大批奋战在隐蔽战线英烈的赤子情怀。1948年,在国民党军中担任要职的吴石,在看透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时,吴石源源不断的为我党提供军事情报和敌军部署,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吴石雕像前,我停下脚步,凝视良久。从来壮烈不偷生,许党为民万事轻。1949年7月,吴石突然接到蒋介石马上赴台的急电命令。党组织曾请他考虑转赴解放区。但他拒绝了组织的好意:“我戎马一生,差点找错了主义。自己为人民做的事太少,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就这样,吴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台湾的路途。赴台后,吴石利用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便利,搜集到了一大批极其重要的绝密情报。

1950年1月上旬的一天,当《台湾战略防御图》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毛泽东面前时,他十分高兴地说道:“这张防御图谁送来的?”站在旁边的周恩来解释道:“这是我党的一位女地下党员从组织安插在国民党高层中的‘密使一号’吴石那里拿到的。”毛泽东高兴地说:“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呦!”并当即为吴石将军赋诗一首:“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并嘱咐一定转到台湾。

革命忠魂精神的根脉是忠诚和担当。1949年11月,正在香港从事秘密工作的朱枫,本已和丈夫约好回大陆与家人团聚,但接到赴台执行任务的指令后,毅然放下儿女情长,前往台湾执行危险任务。在从吴石处拿到了情报后,朱枫买好了回香港的船票,还托好友给家人带去一封信,表示“凤将于月内返里”。没想到,这封信竟成为了朱枫的绝笔。1950年2月18日,朱枫在舟山不幸被捕。

“东风吹醒英雄梦,笑对青山万重天。”隐蔽战线上的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了一曲曲壮烈的革命忠魂精神之歌。

忘不了,1948年春,国民党“国防部”中将高参陈宝仓,受中共中央华南局和民革中央的派遣赴台,配合吴石开展情报工作。1950年6月,陈宝仓被捕后,以坚强的意志,经受住了敌人的各种威逼利诱和惨绝人寰的毒刑,宁死不屈。

忘不了,中共地下党员聂曦,临危受命,随吴石赴台,充当了吴石与朱枫二人之间的信使。他置生死于度外,将大量绝密情报,通过朱枫转给党中央。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为了祖国的统一事业视死如归,英勇献身,是隐蔽战线上英烈革命忠魂精神的灵魂。

71年前的一幕清晰如昨,震撼着我的心灵:1950年6月10日,空气中弥漫着微微的血腥味,天空中乌云密布,丝丝细雨飘落。10多声枪响后,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4名威武不屈的隐蔽战线上的英烈倒在血泊中。

忘不了,吴石被捕后,在狱中受尽百般酷刑,坚贞不屈。临刑前,吴石将军从容淡定,低手执笔写下了绝命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未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之后从容赴死。

忘不了,朱枫被捕后,取出藏在大衣衬肩里的金手镯,咬碎了这二两多重的金子,混热水吞服自杀……朱枫被抢救回来之后,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在被关押审讯的4个月中,她的坚贞不屈,让在场的国民党特务都震惊不已。临刑时,朱枫昂首挺胸,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就义。

隐蔽战线上英烈是革命忠魂精神的践行者。纪念碑墙上,聂曦赴刑场就义前的一幅图片,震撼人心。抬头仰望,只见聂曦身穿白衬衫,下半截扎在军裤内,脚穿马靴,两手被反绑在背后,表情自然,面露微笑。他临刑前的照片,堪称舍生取义的经典瞬间,令后人惊叹不已。

巴金在散文《日》中写道:“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隐蔽战线上的英烈,如同永不陨落的星辰,照亮了夜空,照亮了大地。中共地下党员张志忠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格守共产党人的气节,“未供一人,未供一事”,慷慨赴死;中共地下党员钟浩东夫人蒋碧玉,在和钟浩东就义前大义凛然:“我们难逃一死,但是,我们能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在台湾流第一滴血,我们将光荣地死去!”

英雄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向无名英雄纪念碑三鞠躬后,我拭去眼角的泪花,步履蹒跚的走出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潇潇春雨下,但见一队队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敬献花篮,举手宣誓。是啊,这是薪火相传的血脉赓续,这是割舍不断的基因普系。革命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伟大事业,一定会千秋万代永不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