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党的革命精神谱系|长征精神:伟大史诗,写遍万水千山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韩毓海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5-27 06:19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

伟大史诗,写遍万水千山

■韩毓海

2016年10月21日,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近些年,习主席曾分别到访长征的出发、转折、会师等标志性纪念地。

2019年5月20日,习主席来到江西省于都县。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此集结,然后渡过于都河,开启了长征的伟大征途。

2021年4月25日,习主席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数万红军将士在此地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2015年6月16日,习主席赴贵州遵义考察。1935年1月,在这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16年7月18日,习主席来到西吉县将台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让后人一次次仰望。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什么是长征精神?习主席深刻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央红军的长征仅仅历时两年,但是,它却成为一个伟大的象征。

为什么这么说?

毛泽东在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这样讲到了长征: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这些气势磅礴的话,深刻讲述了长征之于中国历史、中国革命的深远意义。

而今,长征已经载入人类的历史,Long March——已经是一个传遍世界的词语。世界上的许多人,即使不十分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但是,当他们听到Long March的时候,总会肃然起敬。

除了对中国、对中国革命具有伟大意义之外,长征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的历史,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为什么世界上的人们,会对长征肃然起敬呢?

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回到毛泽东青年时代所写的《读〈伦理学原理〉笔记》。

那个时候,毛泽东没有想到会当红军的领袖,他只是湖南一师的学生,准备着毕业之后去当教员。而在这篇充满创造性的思想笔记中,毛泽东讨论的是哲学问题。

青年毛泽东认为:正是在与苦难与被动性做斗争的过程中,方才锻造了人的意志力。

当年那个寒素的书生苦苦进行的哲学思索,究竟对于他后来的人生、对于中国与世界,有何种价值与意义呢?

多年以后,也就是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

正像1927年春,在大革命高潮时预见到大革命的失败一样,毛泽东预见到,中国革命将再次遭遇像大革命失败那样的重大挫折。

1934年7月23日,在通宵开会后,毛泽东于黎明时分登上了会昌城外的岚山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词《清平乐·会昌》。

正像当年凝视着井冈山一样,此时的毛泽东凝视着苍茫的南岳。他知道,红军将去往完全陌生的地方,只能依靠红军自身坚定的政治信念。除此之外,红军已经一无所有了。

这不正是“与苦难与被动性做斗争”的极致吗?

有了极致的斗争,才有了极致的理想和信念,才有了极致的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

如果从天下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命运的角度去看长征,那么,长征对于全人类无产阶级大众有什么启示?换句话说,长征——不仅对于中国、中国革命而言,而且是对人类而言,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具有“人类启示录”的意义?

长征是“全世界受苦人”奋起革命的壮丽悲歌,无边的苦难—在长征中发展到极致,而同时,红军也将“全世界受苦人”在绝望中爆发的抗争意志,发展到了极致。

如果说长征是一次伟大的胜利,那么长征首先便是天下受苦人革命意志的胜利,是人类意志的赞歌。

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批革命者面对过像长征这样的历史条件、客观环境:空前强大的敌人,如此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如此严重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如此严酷、恶劣的生存境遇,而这一切历史条件、客观环境,就如同一堵无边高墙冷漠地矗立在那里。它似乎以血淋淋的残忍宣示着:在中国,革命是不可能的,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的存在统统是不可能的,革命是没有出路的。

而没有苦难,就没有奇迹;没有奇迹,就没有革命的辉煌。

长征是被压迫人民的胜利,长征宣告:衣衫褴褛的红军,就是要推翻那个没有“天理”的旧世界。

长征的胜利,是历史中的奇迹,是对“不可能的解放”的永恒召唤,是无数过去对无穷未来的祝福。长征时的共产党人一无所有;如果有,这就是红军拥有革命者的意志,它使革命者神圣。

长征中无数动人的故事,说明了红军的意志力是如何的顽强。

余秋里,在长征途中左臂负伤,他是晃荡着一支断了的胳膊走出草地的。为了止痛,他不断地往断臂上淋水,结果伤口腐烂生蛆。在拖着断臂行军200天后,他接受的治疗是用锯条把断臂连骨带肉地锯下。

女战士周起义参加红军之前是裹了脚的,而她就是凭着一双小脚走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当战友们看她实在走不动了,动员她留在当地,说待革命胜利再来接她时,一路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的她,却号啕大哭。

廖承志则亲眼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位红军母亲分娩后,为了不拖累部队,把孩子抛入了水中,而就在抛孩子的一瞬间,那个母亲也扑入水中,母亲和孩子一起消失在水中。

1935年6月17日清晨,穿着夹衣夹裤的毛泽东喝下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椒水,向冰雪覆盖的山上爬去。半山腰上,雪雹俱下,空气稀薄。毛泽东的警卫员戴天福因在过大渡河时患了疟疾,实在走不动了,躺倒在雪地里。毛泽东拉起他说:小戴啊,千万不能坐下啊,坐下就起不来了。来,我背你走。

此时,另一位警卫员吴吉清赶上来,抢先把戴天福背起,而毛泽东扔下手里的木棍,在后面托扶着。就这样,三人一起艰难地爬到了山顶。

这就是长征。

长征就是这样写在了亚洲的原野上,写在了人类的历史上。

枯瘦的面容、坚定的目光、革命家的腿,毛泽东长征时代的形象,就是这样写在了革命的画卷里。

长征的胜利,是无数戴天福这样的普通红军战士信念的胜利。他们也许不懂马克思主义的高深理论,但是他们明白,自己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他们的奋斗是正义的,在不义与道义的对决中,他们以性命去搏道义,这就是红军的选择。他们清醒地选择了牺牲,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死,不是白白地送死。

长征之所以能够胜利,首先就是因为红军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有坚定政治信仰与信念的军队。而长征沿途所受到的各族人民的支援,再次证明了良知在人民心中。

长征是革命者不断探索的精神的胜利。

在长征中,红军一路摸索前进,他们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他们只是知道,必须在战斗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他们只是知道,必须一直前赴后继向前走——北上、北上、北上!他们只是知道,后退和走回头路,是没有出路的。

今天,人们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回答是这样的——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天生强大,也不是因为共产党不犯错误,而是因为,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里总会有人第一个站出来呐喊冲锋:同志们,跟我上!

这是因为,无论面对多么巨大的错误,中国共产党里总会有人第一个站出来,通过洗心革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勇敢地纠正党的错误——就像在遵义,就像在沙窝,就像在甘泉……

而在长征路上,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做的。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真正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

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历任主要负责人都是共产国际指定的,陈独秀、张国焘、瞿秋白、向忠发、王明、博古,无不如此。而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首先便是学习贯彻落实共产国际指示的大会。而在长征路上,由于湘江战役丢失了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方式,生死存亡的环境逼迫中国共产党必须选择独立自主,必须选择实事求是。因此,长征路上召开的大多数会议,都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充分发扬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的会议。而其中最伟大的就是遵义会议。

长征标志着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确立,标志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确立。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红军的第一要务是要吃饭,要消灭敌人,革命要有落脚点。如果没有饭吃、不能消灭敌人、没有落脚点,如果不能使革命生存发展,再高妙的理论,再崇高的权威,都必须为革命的生存让路。那些不能使革命向前的理论,都必须抛弃掉,就像抛弃和砸碎长征开始时所携带的那些坛坛罐罐一样。

用“总能战胜敌人”,总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来说明“为什么能”——这只是用“过去能”来说明“现在能”,即它说明的,乃是过去、是现在,而不能说明未来。

“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长征精神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

正义事业——就是代表全世界受苦人的意志;正义事业——就是人类的道义抉择担当;正义事业,就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毛泽东说过: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他还说过,无数革命先烈,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难道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抛弃吗!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了受苦受难的大多数人民群众一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泰山压顶、山崩地裂也不弯腰;即使作出再大牺牲,他们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能战胜空前强大的敌人,为什么能纠正巨大的错误,为什么能一次次从灭顶之灾里崛起?

这就是因为:共产党人选择了与全世界受苦的人站在了一起,与正义、真理站在一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站在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边,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赤子之心”。

当现实抉择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时候,这个抉择,实际上可以使他付出身家地位,也可以让他付出生命。

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被敌人杀害,也可能在党内被打倒,被“肃反”被诬陷被迫害。

在革命战争年代,去完成正义事业,就要接受种种严峻的考验,每个共产党人,都需要作出自己的选择。在艰难的选择面前,他们也许会想起长征,想起长征路上的毛泽东。

毛泽东就是这样,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第一次独立自主选择的领袖。

正是长征证明,毛泽东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红军和革命的命运,竟然是如此的完全一致。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曾经如此感慨地指出:

“……人们对他的预言重视得太晚,以致未能早日获取胜利……革命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革命的实现就是他的自我实现。当我们进入自己设计的角色时,我们都成了自己虚构的东西,而毛泽东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地方是,他的形象、经历与历史本身一致。”

他的这些话,毫无夸张成分,因为这是被中国革命血的历史证明了的事实。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版式设计:贾国梁)

(图片来源:解放军报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 请扫描或点击二维码观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VR全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