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爱在家国天地间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王韵
2021-02-07 07:03:24

题图制作:孙 鑫、贾国梁

“错峰”团圆

■王煊堘

测完手头最后一支核酸样本,秦蔓摘下护目镜,匆匆换好便装下班。

北方冬天的夜来得早。夕阳刚收敛余晖,刺骨的寒意便随海风迎面而来。

连续加班20余天,秦蔓已很久没见到爱人沈前进了。今天下班还算早,她要去购置一些年货。

昏黄路灯下,雪花飘落,像极了沈前进第一次送她回家的情景。那时,她和沈前进处在热恋期。她好不容易等到沈前进靠岸休息,才和他见了一面。回家的路上,两人并排走着,时间仿佛慢了下来。那晚,翩然起舞的雪花,让她念念不忘了许多年。

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秦蔓有些为难买什么。结婚后,她和沈前进聚少离多。秦蔓在医院的工作紧张忙碌,回家还要照顾孩子。沈前进细心体贴,学会了一手好菜。只要出海归来,他一定会下厨等她下班回家。

想到这里,秦蔓决定先备些五花肉。五花肉可以用来做梅菜扣肉,也可做红烧肉。前者是沈前进的最爱,后者是她的最爱。沈前进用砂锅焖制的带皮五花肉,肥瘦相间、香甜松软,秦蔓第一次吃就爱上了那个味道。

“秘诀是什么?”她问他。他笑而不语。其实,秦蔓上次去探亲,炊事班班长就暴露了沈前进的秘密。

自从知道她爱吃红烧肉后,他一有空就找炊事班班长学手艺。舰艇上学手艺要比在岸上困难,但学好后更容易通过考验。沈前进做的菜,常常成为秦蔓减肥路上的阻碍。想到这里,她加快挑拣,腊肉、辅料、生鲜……很快堆满了购物车。

再买点什么呢?不如再备一些坚果吧。大人能吃,打碎了熬粥,孩子也能吃。

想到孩子,秦蔓总觉得有太多亏欠。怀孕的时候,沈前进不能经常陪在自己身边,秦蔓一个人曾不小心摔倒,导致孩子刚出生后体质偏弱;去年初,孩子1岁多,她又前往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孩子有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妈妈……

对了,还要买一束深红蔷薇。怀孕那年,秦蔓妊娠反应强烈。沈前进要出海执行任务,便提前在花店预订了深红蔷薇,请人每周送到家。当深红蔷薇热烈的香味沾染到衣服上,秦蔓的心里感到无比宁静和慰藉。后来她才知道,深红蔷薇的花语是“只想与你在一起”,花里藏着他的牵挂。

付完款,秦蔓慢慢走回家。平常10分钟的路程,在雪夜变得格外漫长。她走了一路,也想了一路。既然除夕夜要留在医院工作,那就腊月二十九提前过年吧。到时候,全家一起拍张全家福,自己可以发到微信朋友圈,文案就用:“实‘鼠’不易,‘牛’转乾坤”。

走进小区,晚风把饭菜香吹到秦蔓身边。她仿佛嗅到了不知谁家红烧肉的香味,便越发期待腊月二十九的到来。因为这一天的久别重逢,沈前进一定会下厨做她爱吃的红烧肉……他们要一同提前迈开跨年的步伐。

时间和距离于爱情而言,就像风之于火,吹灭那些微弱的,助长那些热烈的。在日复一日的身不由己中,他们总是错过生日、结婚纪念日、七夕……因为万家团圆之时不能寻到他,人头攒动之间也难以见到她。看不尽的蔚蓝海岸边,她和他像融入大海的水滴,毫不起眼。

但秦蔓知道,何必朝暮时时见,“你”在身边就是年。

扫屋“攻防战”

■冯 斌

前段时间,我和家人汇报了“过年不回家”的想法。父母十分理解,一致认为可以视频连线过年。

周末,妈妈提出为我直播家里的春节“扫屋”活动。我心里暗想,爸妈又得上演斗嘴的热闹景象喽!

记得去年,我和爸妈一起进行俗称“扫屋”的春节大扫除。妈妈翻箱倒柜,收拾出她结婚时的一个梳妆盒。

这个小铁盒有将近30年的历史,上面布满斑驳的铁锈,镜面几乎照不出人影。妈妈三次将盒子“请”进垃圾桶,爸爸三次捞了回来。终于,妈妈趁爸爸外出买年货、“后防空虚”之时,果断将盒子丢进垃圾站。“甩货”成功的妈妈大喜,爸爸则无限失落,当时两人斗嘴的“盛况”相当壮观。

爸爸过日子最省俭。家里的旧电器反复罢工、老家具撂挑子,爸爸总能凭借年轻时在部队练就的修理手艺,修修补补,让老物件继续“服役”。妈妈则不同。追求生活品质的她认为,衣食住行固然要杜绝浪费,但也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过好日子。那些用旧待淘汰的家私,自然被她纳入“居家升级方案”。就这样,爸爸屡屡阻碍妈妈换新物件,发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

今年这次扫屋,爸妈又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小斗争”。

爸爸曾是部队的“老宣传”,他收集的一摞摞旧报纸,堆成了小山。家里空间有限,爸爸就将报纸放在书房高高的柜子上。他每次看报纸,都要站在高凳上,颤巍巍地抱下他那厚厚一摞宝贝,看完后再晃晃悠悠地放回柜顶。一番操作下来,他往往满头冒汗、直喘粗气。

这次视频通话,妈妈得意地为我展示书柜的“新气象”。

“你爸有高血压,要是爬凳子摔倒可不得了。”妈妈此话一出,我就晓得,她已自作主张将老报纸放在了她认为合适的位置。

这边妈妈正帮我收拾卧室,视频让我看打扫效果,那边爸爸“来势汹汹”,质问妈妈他的宝贝报纸哪去了。一时间,但见他拍案顿足长叹息,她气定神闲自从容。

看着视频里两人又开始了“攻防战”,我只好做好准备,稍后从中调解。

忽然,妈妈扭头对我说:“我可没扔,我还不是寻思他爬凳子费劲,才为他的宝贝腾了个地儿。”

说着,妈妈转换了摄像头,对准床底。我意识到什么,赶忙劝爸爸看看床底。

爸爸看到希望,很是配合。他趴到地上,掀起了床单。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视频里爸爸对妈妈低声说:“没想到报纸摆放这么整齐,你还给套上了塑料袋。”

妈妈不理会爸爸,只在视频里和我说:“早知道这样,就不把那些报纸在阳台上晒一遍了,哎,寒心呐!”

这时,爸爸从阳台转了一圈回来,手里捧着两个精致的相框。爸爸像小朋友一样凑近妈妈,笑着低头求和:“这次是我错啦,谢谢会收拾家的‘田螺姑娘’!”紧接着,爸爸对镜头里的我说:“你妈真好,还为咱俩的喜报各装裱了一个相框!”

原来,妈妈翻出了一张爸爸曾经立的三等功喜报,用相框装裱好,暂时放在阳台上。看着镜头里爸爸开心的样子,我忙给他“抬轿子”:“老爸,我是沾你的光呀!”

这边占据上风的妈妈则充分表现出她的“大度”,暂时原谅了她嘴里这位“涎皮搭脸”的“失败者”。

我瞅着他俩吵架,活像看一幕幽默剧。有时候,赢的这方,一边意气风发地宣示“声大未必有理,正义与我同在”,一边展现胜者“风度”,暖心地为受挫方冲碗鸡蛋水“去去火”。反观让步的那位,还要碎碎念一番,说着“越是成熟的稻子,越会弯腰,越知道谦让”,转眼间和我悄悄唠叨:“要不是怕他(她)气出个好歹,我能让他(她)嘛!”

看着他俩连架都吵得这么甜蜜有趣,我不禁笑了。“斗”了一辈子,也爱了一辈子,连扫屋过年,也别有一番乐趣。

界碑前的全家福

■顾丁丁 徐 鹏

边境线上,一支巡逻队在雪地里艰难跋涉。除了执勤携带的装备器材,老兵胡学鹏还带了相机。他此行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帮儿子胡博文完成心愿。

2015年,胡学鹏春节休假与家人过了一个团圆年。从那之后,连续几年春节,他都主动把回家的机会让给年轻战友。

“孩子总问,爸爸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过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说过年去哪里旅游,还拍了全家福,为什么我们没有……”妻子说。

“年轻小伙子在边关时间久了,越到年根越想家……” 胡学鹏说。

话虽如此,胡学鹏心底怎可能不期盼团圆。2018年春节前,他兴致勃勃地给妻子打电话,邀请妻子带着儿子来边关过年。

那次,妻子和儿子一路辗转,终于赶到内蒙古北疆。那是一家三口第一次相聚边防。除夕,一家人在界碑前拍了第一张全家福。在他们身后,天地澄澈,霜雪万里,巍巍边关,辽阔壮丽。儿子后来拿到照片后,欢呼雀跃。他开心地拉着胡学鹏说:“爸爸,明年我还要来边关过年。”

2019年春节前,妻子和儿子不远千里,再次来到部队。

那次,儿子在崎岖的巡逻路上走得晃晃悠悠。中士祁亚威想要背他,被胡学鹏拦下。

“博文,你这次的任务是什么?” 胡学鹏对儿子说。

“和叔叔们一起给界碑拜年!”儿子声音稚嫩,气息不太连贯。

那一刻,胡学鹏明白,“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这句话早已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

来到界碑前,儿子从书包里取出亲手做的小红花,给胡学鹏和战友们每人发了一朵,而后取出一条红丝带,把一朵红花系在界碑上。

“界碑也有小红花?”指导员王佳琳问。

“爸爸说,界碑也是哨兵。”说完,他学着叔叔们的样子,向界碑敬礼。

那次,儿子又拥有了一张界碑前的全家福。

“爸爸,你可别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哟!” 前段时间,儿子给胡学鹏打电话,提起前两次在界碑前拍的全家福,他十分兴奋。

今年,受疫情影响,妻子带着儿子只能在老家过年。对于儿子的愿望,胡学鹏和战友们都记挂在心里。今年,界碑前的全家福,并不会停止拍摄。

那天上午,几经跋涉,胡学鹏所在的巡逻队伍,来到中蒙边境1090号界碑前。

朔风中,胸前戴着小红花的执勤组,整齐列队,向界碑庄严敬礼。

望着界碑,胡学鹏想,2021年儿子珍藏的相册中,这一定是一份特别的回忆。等开学后,他又会举着照片在小朋友们面前自豪地说:“你们看,这是我爸爸,他是一名边防军人!那些小红花,是我让他送给军人叔叔们和界碑的!”

母亲寄来“家的味道”

■张 淦

一进腊月,母亲就开始张罗年货。腊肠、水果、海鲜、干果,这些我爱吃的食物,她早早就列入采购清单。有时,我一打开微信,里面就是母亲发来的“开心果要不要买点”“瓜子要原味的还是五香的”等一系列的“征求意见”信息。母亲甚至细分了不同年货的采购时间节点,就等着万事俱备,我能按时休假回家过年。

临近年关,不能回家过年的消息通知后,我纠结了很久,才拨通了母亲的视频电话。

“儿子,吃晚饭了吗?我今天赶集买了一大块牛肉,过年给你包饺子……”还没等我开口,母亲就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她赶集的收获。

“妈,最近疫情反复,我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鼓足勇气,我说出这句话。

母亲听到后,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没事,在部队过年也挺好,等妈把年货给你寄过去。”

简单聊了几句,我心中不是滋味,草草结束通话。

那天,我收到一件被胶带“五花大绑”的快递,寄件人写的是母亲的名字。

回到宿舍,我解开包裹严实的包装,里面腊肠、苹果、花生等老家特产应有尽有。

我拨通了母亲的视频电话。

“儿子,快递收到了吧。给你置办的年货怎么样?让妈看看,有没有摔坏。”视频那端,母亲急切地问。

“喏,都包成这样了,想摔坏都难。”调转镜头,我把箱子里的水果挨个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好让母亲看了放心。

“水果要及时‘消灭’掉,花生给战友们分一分……”母亲叮嘱。

挂了电话,我的心情平静下来。尽管今年春节不能回家,但感受着母亲寄来“家的味道”,仿佛她就在我身边。

老兵过年

■慕佩洲

前段时间,我休假回到老家。后来受到疫情影响,我暂时没能返回部队。这让长年在部队生活的我,有了一次重温老家春节前这段忙碌时光的机会。

客厅,鲜艳的蝴蝶兰正在怒放,这是家里每个春节都会提前到来的“座上宾”。蝴蝶兰浓艳的紫红色,让整个客厅充满活力。“蝴蝶兰载着年来啦!”母亲笑盈盈地说。

母亲原本期待过年回老家和几个姨团聚,但姥爷向全家下达了“过年减少聚集”的命令。姥爷曾是军人,本就不怒自威,再加上家教严格,母亲和几个姨团聚的念头只好作罢。

既然过年不能团聚,母亲便交代我给几个姨各送去了一盆鲜花。大姨喜欢小巧的四季梅、二姨喜欢淡香的百合、三姨喜欢素雅的兰花……我一家家送鲜花的过程,串起一大家子对春节的期待。年味正在悄然变浓。

给各家送完鲜花后,我陪母亲去给姥爷送年货。那天,母亲提议:“今天镇上有大集,咱们再去看看有啥新鲜的,一并给姥爷送去。”

出于加大摊位间隔、减少人员聚集的目的,原本聚集在镇中心十字路口的集,竟延伸到入镇路口。此外,再加上志愿者的疏导,集市热闹、有序。

母亲的目标是海鲜区,她想给姥爷的年夜饭桌上置办一条新鲜大鱼。姥爷以前常说,年夜饭要“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桌上这道鱼象征年年有余。几经挑选,我们买了一条数斤重的野生海鲈鱼。

这次回老家,姥爷没有像往年一样到门口迎接我们。院子里,一张长条桌摆在正中央,数张红纸铺满毡布,姥爷一边研墨,一边皱着眉头自语。他看我回来了,急忙拉着我想春联内容。

过年贴手写的春联,姥爷坚持了十几年。他书法不佳,只能邀请村里擅长写书法的老先生来家里,但文字内容须由他自己把关。

“红旗猎猎披靡万里扬豪气,军乐声声威震八方鼓雄风”“奋发图强写就军人本色,从军报国彰显军人豪情”,姥爷拿出几个备选方案给我看。

母亲在一边笑着插话:“这也太严肃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咱这是部队大院哩!”

姥爷听后点点头,说:“军味很足,年味不够。童童(我的小名),你来想。”

老兵下达任务,我自然不能含糊。“上联:春潮涌春雷震春意满乾坤;下联:军旗展军歌吼军威壮河山。横批:喜迎新春!”

姥爷听后喜笑颜开,“这可比50多年前我在部队想的‘钳子扳手螺丝刀,挎包水壶一支枪’强多喽!”

一旁等候多时的老先生,笔酣墨饱、行云流水,一副充满浓浓“军味”“年味”的春联很快完成。

这几天,我和家人忙碌着、幸福着。我像个孩子般对每个过年习俗都充满好奇,任何一幕温暖与热闹都不舍得错过,迫不及待地用笔记录。我心里的欢喜,也在这年前的忙碌中融进了那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