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5时许,正在沉睡中的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某营官兵突然被一阵紧急集合哨音惊醒,接到应急出动的命令,该营官兵迅速整装出发,消失在夜幕中……严冬时节,这个旅连续将官兵拉至陌生地域展开30余公里战斗体能训练,在近似实战化背景中摔打磨练官兵意志,全面检验部队的单兵技能、指挥素养和作战能力。
笔者在野外训练场看到,此次战斗体能训练,该旅将通过染毒地带、单兵战术、战场救护、侦察报知、调制要图、电台操作、武装5公里奔袭、枪支故障排除、战斗射击等10余项课目贯彻全过程,官兵全装负重25公斤,途中多组突发情况随机出现,“惊喜”“意外”不断,训练负荷直逼官兵体能极限。
单兵战术、战场救护、合力推车等课目作为“牛刀小试”的“家常菜”展现在官兵面前,行程接近结束时,侦察报知、武装5公里奔袭、战斗射击等“铁人三项”是考验特战队员的“硬菜”,而调制要图、枪支故障排除、电台操作等课目则是穿插在全过程中的“惊喜”和“意外”,着实考验了官兵的综合技战术水平。
训练当天,大家就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次训练比以往更“动真格了”!在进行“通过染毒地带”这个课目时,烟雾弹的分量比以往足足增加了一倍,即使戴着防毒面具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染毒区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洗消才算完成课目。
“训战一体,在连贯课目实施过程中更要从严从难要求!”某营营长刘鹏正介绍说,把战场环境营造得越逼真,官兵训练热情就越高涨。
刚刚带领队友完成单兵战术课目的小队长王少斌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就接到导调组命令,己方一名队员“头部突遭重创,左前臂骨折”。他迅速派出警戒人员,冷静指挥队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包扎并将“伤员”搬运至安全地带。
镜头转移,在侦察报知课目实施现场,小队长李敏突然被告知要用电台将数据上报给上级指挥部,由于操作不够熟练,他险些在这个小课目上“折戟沉沙”。
导调现场,该旅作训科科长王继辉介绍,多课目、高强度、超负荷、连续实施是此次训练的特点。在战场态势瞬息万变的今天,只有不设脚本、不搞预演、随机导调,才能扎实提升指挥员战场决策能力。
变单课目逐个考核为多个考核课目连贯实施,换营区内“温室环境”为野外寒冬条件下战斗体能,转传统卧姿精度射击观念为战术背景下奔袭后战斗射击,这一系列技术战术的深度结合是该旅积极完成作战准备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扎实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该旅旅长徐文丰对此深有感触:“只有牢固树立实战先实训的观念,不断探索实战化训练方法手段,形成大抓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才能在未来作战任务中取得胜利。”
据了解,该旅还多次邀请军地专家为官兵“传经送宝”,创新的体能训练模式进一步助推了官兵练兵备战的热潮。在前不久迎接上级考核过程中,该旅表现出色,官兵展现出的必胜信心和打赢能力赢得了上级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