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上热搜的空降兵某营营长周立文:晒出的水泡是我的抗洪“勋章”

来源:国防在线客户端 作者:蒋龙 熊浩 禹云飞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0-08-27 15:58:47

上热搜的空降兵某营营长周立文:晒出的水泡是我的抗洪“勋章”

■蒋龙 熊浩 禹云飞

7月14日,空降兵某旅防汛分队在洪狮大堤组织围堰作业。图为周立文带着官兵在训练间隙展示水泡“勋章”。

一张特写照片,让周立文登上热搜。

身处大堤之上、泥泞之中,微微抬起的胳膊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水泡……谈及那张让他在网上走红的特写照片,空降兵某营营长周立文笑了笑:“对一名军人来说,这点皮肉伤不算啥。”

“拿枪能打仗,拿锹能抗洪。” 7月9日,在接到上级命令后,周立文带着400余名官兵凌晨两点出发,赶赴洪湖地区紧急支援防汛抗洪。对他来说,不同的战场,军人有着相同责任和使命。

7月11日,空降兵某旅防汛分队在洪湖市三八湖堤构筑子堤,排除险情,他们利用抗洪间隙时间,组织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图为周立文领读誓词。

1

千丈堤,以蝼蚁之穴溃。现场情况远比大家想象中更加严峻。

7月18日和19日,防汛遭遇了“抢险时速”。

预报的暴雨大风天气如约而至,部队紧急开拔,在洪狮大堤跨昼夜值守。

暴雨连绵,连续半个多月的水位超警,长时间的高水位浸泡,使得防汛形势更为严峻。

到达堤坝附近后,周立文立即叫来党员突击队,揣起手电,拎上竹竿,直奔大堤。

“按照当地防指安排,当晚任务是就近值守,原本不需上大堤。”回忆起当晚情形,连长姚奎说。

起初,大家对营长的决定有些疑惑:任务已经明确,又机动了近2小时,此时不是应该抓紧时间养精蓄锐吗?

然而,上堤之后,眼前的景象让大家瞬间清醒:大堤内坡面,用于防浪的丰茂水草已经被洪水掀到上斜坡,电线杆一般粗的防浪靶,有些也被洪浪冲散。强劲的浪花正不断舔噬堤顶的泥土,形成浑浊的泥水,向大堤外坡面流淌。

“必须进行地毯式巡查,不放过任何角落。”

上大堤的路只有一条且宽不足3米,他一遍遍验证官兵上堤、下堤需要的时间。

19日上午9点,指挥部通报一处30米内脱坡。

现场,堤坡受到水渗透,发生散浸,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内坡整块向下滑动,一旦形成溃口,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马集合党员突击队,将人员编组,划分好任务和区域,投入紧张的抢险作业。

大堤上,队员们铁锹翻飞。散浸地段,大家结成小组,挖滤水沟,风浪袭堤,就抢筑子堤,并用彩条布和枕耙来减小对堤身的冲击力。

连续作战,抢的是时间,拼的是意志。一上午,泥水、汗水、雨水交织在一起,突击队员们在风浪面前用身体筑起一道道堤坝。

7月13日,空降兵某旅防汛分队在洪湖市三八湖堤构筑子堤。图为周立文在一线指挥。

2

算起来,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和洪水“过招”,周立文也是抗洪战场上的“老兵”了。

四年前,他还在荣誉连队当连长,受命带着连队60余名官兵前往湖北应城执行抢险任务。

“危险、紧张,又兴奋。”提及那年抗洪,周立文眼神坚定。

当时,应城汉北河河水漫溢,水位持续上涨,沿河居民房屋受灾比较严重。夜里,接到营里命令,周立文带着连队4名参加过抗洪的老党员,组成党员先锋队,乘冲锋舟搜救、转移被困群众。

一栋两层居民楼被洪水围困,受困老人行动不便,在二楼窗口呼喊求救。

暗夜,面对未知的洪流,周立文不禁有些发怵。还没等回过神来,4名老班长缠上救援绳、叼着手电筒,一跃而下。

齐腰深的洪水中,双脚陷入淤泥,每挪动一步都十分费力,他们手挽手搭人墙,慢慢将老人接出,安置在冲锋舟上。

那一刻,周立文感觉老班长胳膊上的党员袖标无比鲜艳,“抗洪战场上,党员就是要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是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关键。”第一次作为连队主官执行重大任务,这是周立文总结出的“金点子”,他带到了这次抗洪战场上。

7月初,湖北地区暴雨不断。

洪湖作为湖北省内最大湖泊,防汛形势逐渐严峻。周立文所在的空降兵某旅听令进行抗洪抢险行动准备。

“有任务,请让我们先上!”周立文主动请缨,申请执行抗洪抢险任务。

“去抗洪就是去打仗,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今年5月,周立文所在营尝过了几次临机拉动演练的苦头,他深谙:任务随时到来,只有过细准备,才能万无一失。

作为营党委副书记,周立文找到书记朱龙飞商量,成立抗洪抢险行动党员突击队,并担任突击队长。

他带着队员们“恶补”防汛知识技能,研究推演预案。

“处理管涌应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午夜1点,周立文还在带着次日抢险流程示范的队员们进行逐环节推演。

果不其然,7月9日深夜,值班室接到洪湖地区防汛出动命令,周立文紧急带领全营完成驰援洪湖的拉动集结,仅用不到2个小时!

7月14日,空降兵某旅防汛分队在洪狮大堤组织围堰作业。图为周立文组织官兵向漫堤险段运送沙袋。

3

在官兵眼里,周立文就像一根“钢桩”,牢牢钉在大堤上,更钉在他们的心里。

7月14日,洪狮大堤上保证水位堤段达18.3公里,是当时洪湖抗洪抢险的最重要阵地之一。

一侧是逼近堤顶的汹涌湖水,另一侧是2万亩良田、鱼池和6500多名群众家园,堤内外水位差接近3米,高强度的水压导致堤坝出现大堤内脱坡、渗水洞以及散浸等问题。

上午10时许,气温已直逼35℃,地面潮湿,水汽蒸腾,救灾现场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

洪水急,任务重,热浪猛。

长时间、高强度的作业考验着每一位救援官兵。

“洪水不退,我们不退!”尽管十分疲惫,但周立文清楚,在任务面前,自己绝不能后退半步。

“95”后战士庄臣双臂和脖子被紫外线严重灼伤,出现了大面积红肿与水泡,痛痒难忍,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他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消毒上药,又投入作业。

“营长年龄比我们大、胳膊上水泡比我们多,他都没休息,我们也不能休息。”庄臣龇着牙,一手扶着肩上的沙袋,一手指了指周立文胳膊上密密麻麻豆大的水泡。

“当兵受一些皮肉之苦,再正常不过。” 胳膊晒伤长满水泡的照片被传到网上,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心疼”,周立文却觉得不算什么,他说,这是他的抗洪“勋章”。

经过一天奋战,官兵们在洪湖湖畔筑起拦水大坝。

“跟着营长出任务,再危险,心里也很踏实。”谈起周营长,战士杨伟杰眼神里满是崇拜。

68年前,这支部队在上甘岭坚守缺水断粮的坑道43天,与敌人殊死搏斗。

68年后,年轻的官兵咬牙坚持着这场与洪水的较量,再一次将“上甘岭英雄部队”的战旗插在了抗洪大堤上。

没有谁生而英勇,只是选择了无畏。抗洪抢险一线,许许多多个“周立文”,牢牢钉在大堤最险处,用血肉之躯在肆虐的洪水中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迷彩大堤”。

望着大堤上高高飘扬的“上甘岭英雄部队”战旗,他目光坚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他们在,战旗就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