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表演。
110年前,中国人发出了要参加奥运会、举办奥运会的第一声呼唤。10年前,也就是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之梦变成现实。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数千人击缶的磅礴表演,震撼了全世界:这个表演动用了2008人,整齐一致的动作堪称完美,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视觉盛宴。你是否好奇这些人是怎样做到上千人“齐刷刷”协调一致?无需惊叹,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军人。事实上,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中国军人贡献巨大,无论场上场下还是赛前赛后。
中国军人与奥运会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中国曾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凌辱,为了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险,实现民族复兴,许多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之道,一些爱国军人把目光投向了现代奥运。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北洋水师军官张伯苓回到天津创办南开中学,介绍国际现代奥运的比赛内容和竞赛规则,被公认为是把奥运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新中国成立后,军旅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不断地彰显着人民军队顽强拼搏、勇创佳绩的战斗精神,乒乓球冠军王涛、刘国梁,体操冠军马燕红,跳水冠军彭勃,射击冠军李对红,滑冰运动员叶乔波等,以出色的表现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也在奥运赛场上展示了中国军人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是中国军人的魂魄。从本质上看,战斗精神是人们面对各种压力表现出的不屈意志,面对艰险困难表现出的无畏勇气,面对奋斗目标表现出的不懈奋斗精神,说到底是一种职能意识的体现。与敌直接对抗、生死搏击,往往能够激发出高昂的战斗精神。体育竞技比赛作为和平时期的“战争”,是另一种形式的“对抗”、“搏击”,同样能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可以这样说,百年奥运,几代中国军人所表现出的爱国奉献、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与奥林匹克竞技精神是高度相似的,展示出了中国军人的优良素质和为国争光的执着热情,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