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多小时的闭门仲裁会议之后,前青岛中能球员刘健的律师和青岛中能俱乐部的律师依照相关约定一言不发,相继离开中国足协。走在最后的青岛中能俱乐部总经理于涛则面色凝重,对于记者的追问,于涛留下“再见”二字便乘车离去——本赛季降级征战中甲联赛的青岛中能,目前4轮积6分排名第5位,成绩虽勉强可以追上冲超集团,但同城“兄弟”青岛海牛4轮积8分排名第3位。“移情别恋”的青岛球迷本就不在少数,而此番刘健转会纠纷一事,更让中能俱乐部面临内忧外患双重压力。
直接利益双方青岛中能和球员刘健三缄其口情有可原,但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无可奉告”的态度却令球迷困惑,记者今天傍晚离开中国足协之前,仲裁委员会代表告知“目前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一切消息以中国足协官网公布为准”。
从广州方面传来的消息称,广州恒大已经作好“刘健随时可以注册”的准备——亚冠联赛第5轮在即,广州恒大4月15日客场挑战墨尔本胜利,因此,本轮中超联赛广州恒大客场与天津泰达的比赛提前到本周五进行,“如果一切顺利,刘健可以在这轮联赛以恒大球员身份登场。”今天傍晚,一位中国足协官员基本认同此类说法,“今天的仲裁会上,青岛中能提出愿意和解,刘健只要确认自己自由球员身份,事情不会再僵持下去,只要明后天找到一个合适的和解方案,这件事就结束了”。另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刘健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恒大”之事并不简单,“和解方案牵扯到一些细节问题,无论是对球员还是对双方俱乐部,都要做到公平和公正,所以双方可以协商一个均衡利益的和解方案,然后据此方案执行。”
这意味着刘健成为恒大球员几成定局,但据此认定青岛中能造假须受行业处罚却不成立——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给出的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答案,虽有利于联赛“稳定发展”,却在原则方面令人困惑,但仲裁委员会相关人士拒绝对此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因种种原因不愿自行披露事件真相,导致外界多种猜测与质疑,恰为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屡遭诟病的陋习之一。以此案为例,在尊重纠纷双方隐私与商业机密情况下,中国足协本有义务及时向外界公布事态进展,并有权力在行业内部调查球员转会合同真伪、依照行业法规处罚违规一方,但若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最终采纳的“和解方案”,只求“皆大欢喜”,不顾行业长远利益,则“刘健合同纠纷案”留下的众多谜团(青岛中能所谓刘健续约至2017年之合同,球员签名是否为真、合同是否有效)将成为遗留在中国足球联赛土壤中的一枚重磅炸弹。
“如果青岛中能可以免责,以后难免出现类似案例,反正俱乐部能拖好几个月,实在不行再和解,几乎没成本。”一直关注此案的体育法学专家张笑世告诉记者,“我认为中国足协可以促成双方就刘健转会一事和解,但行业内部的处罚必不可少,只要有违规,就得按照规定进行处罚,这是基本的契约精神。”
事实上,中国足球界并不缺乏仲裁球员与俱乐部之间合同纠纷的先例。令人遗憾的是,令双方信服的成功案例也不多见。但刘健一案一波三折,双方唇枪舌剑打得好不热闹,其中更牵扯“阴阳合同”以及“俱乐部是否伪造球员签名”等法律问题,如今这样“潦草收场”确实难以服众。
“其实, 国际足联在球员转会问题上有明确规定,球员国际转会合同须有FIFA认证经纪人(具有相关律师牌照)才算生效,但咱们国家国内球员95%没有经纪人或者律师协助,这一方面说明国内足球经纪人只愿意运作外籍球员,另一方面说明国内无论是球员、俱乐部还是足协,都没有给予经纪人制度相当程度的重视。”一位密切关注刘健转会纠纷的足球经纪人告诉记者,“足球产业的细化是大势所趋,中国足协过去只注重国家队和奥运会,其他很多配套服务都是空白,近几年才开始委托相关单位合作举办经纪人培训班,但规模完全不能和联赛匹配。”
在这位经纪人看来,“至少国脚级球员,需要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经纪公司或者经纪人”,“哪怕有一个常年合作的法律顾问也行”,这样方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合同纠纷造成的自身利益损失,“指望中国足协仲裁合同纠纷意义不大,尤其是涉及到敏感问题的仲裁,因为足球层面的仲裁只针对行业矛盾,法律效力不大”。
“权力有限”的中国足协确实难以在法律层面协调各方利益——上赛季,原上海申花球员于涛自由转会至上海申鑫,申花方面以“有优先续约权”为由阻拦,于涛宁可成为业余球员也不愿继续为申花效力,最终中国足协仲裁“优先续约权过期”判于涛转会成立。但本赛季,刘健自由转会遇阻一事则已经超出中国足协能力所及,“和解”也是中国足协所能想到的最好结果——不过正如专家所言,“和解”正常,但“违规方免责”不正常,中国足协是努力“排雷”还是继续挖坑,仲裁委员会面临的考验并不比“和解”之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