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喀喇昆仑高原逐渐转暖,但有些思念不会随着冰雪融化而消逝,只会历久弥新。
2020年6月,年仅18岁的陈祥榕在边境斗争中英勇牺牲,此后,连队每天点名,叫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陈祥榕。
连长郭自威在点名。李明刚 摄
连长郭自威告诉记者,当他每次想到陈祥榕,总会读一读那个稚嫩却坚定的战士在战斗前写下的誓言。
“作为一名边防部队的军人,长期驻守在一线,一直憧憬着一线,这次行动不但是一次机会,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誉……”
连长郭自威在读陈祥榕日记。孙金钢 摄
“这么年轻,就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话,”郭自威读了很多遍陈祥榕的日记,仍然感慨万千。
连队很多战士平时不会刻意提到陈祥榕的名字,但都在用行动去纪念他,用行动去传承他卫国戍边的精神。
“我每天晚上都会把被子给他打开,把照片放起来,每天早上都会把床铺给他整理好,这个习惯已经坚持2年多了。”早操后,班长李孟浩边整理着陈祥榕的床铺边告诉记者。
李孟浩整理陈祥榕床铺。李明刚 摄
“只要我们记得,他就还在。”张国奇拿着和陈祥榕新兵时的合影说,“作为陈祥榕同班战友或者说最亲近的人,我觉得总要有人去讲述陈祥榕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他在战斗的时候是多么地英勇,我觉得那个人应该是我,所以我就留下来了。”
张国奇(中)与陈祥榕(右)等战友合照。
张国奇在服役期满后,主动申请留队,成为了连队的骨干。他想坚守在高寒缺氧的风雪高原,以这样的方式陪伴祥榕。
卡布力·卡米力正在训练。黄路飞 摄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能来到陈祥榕战斗过的地方。我也要像他那样,守护好我们脚下的每一寸领土,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祭奠和缅怀。”卡布力·卡米力走上高原源于对英雄的崇敬,在他看来,能够坚守在英雄曾经守卫的地方,自己无怨无悔。
清明节前夕,指导员王东带领战士们带着陈祥榕的头盔,来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巡逻,举行了一个特殊的纪念英烈仪式。
指导员王东抱着陈祥榕头盔,和战友们一起悼念英烈。孙金钢 摄
“同志们,清明节马上到了。今天我们在这里宣示主权、怀念英雄、悼念英烈!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我们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官兵们的声音响彻在河谷中。
连队官兵在巡逻途中举行纪念陈祥榕仪式。鲍松炎 摄(无人机航拍)
请英雄相信,山河永远记得你,我们永远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