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敢于战胜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两弹一星”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李国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上空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
从一穷二白中起步,在内外交困中崛起,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令全世界惊叹。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50多年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始终鼓舞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忠诚报国、矢志奋斗。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华社发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祖国而奉献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原子城,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神秘禁区,至今保留着一座站台,站台上静静停着一辆饱经风霜的列车。
2021年5月31日,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一流学科博士团成员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原子城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964年,这辆零次列车把第一颗原子弹从金银滩草原秘密运送到了罗布泊戈壁滩。不久,“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爆炸;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这是程开甲在打字机上撰写论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钱学森在给同学们解答问题(资料照片,1964年摄)。新华社发
这是郭永怀(右一)在解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争气弹”“中国星”的背后,是一串响亮的名字——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这些“两弹一星”的功臣,为了完成神圣使命,有的“人间蒸发”二十余年,有的改名换姓默默工作着。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巨大动力,是“祖国需要你们”的伟大号召。
“两弹一星”功臣程开甲是从英国回来的物理学家,在西北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20年。有人曾这样对他说:“你如果不回国,成就会更大。”程开甲回答:“我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著名力学家郭永怀,在飞机失事的瞬间,和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用身体保护了核资料;受核辐射身患癌症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临终之际仍牵挂着国防科技:“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岁月更迭,精神弥坚。“两弹一星”的爱国奉献精神,深深融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血液中。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氢弹爆炸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诠释“制胜密码”
1960年,苏联撤走在中国的全部专家。
“靠天,靠地,靠不住!发展宇航科学,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人造卫星事业倡导者赵九章道出航天人的坚定决心。
在我国原子弹研制基地和试验基地建设之初,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大学毕业生、支边青年、工人,奔赴大西北的草原荒滩。伴着冰天雪地、飞沙走石,他们住帐篷、吃野菜,干得热火朝天;“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誓言,回响在亘古荒原。
这是邓稼先(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原子弹理论设计研究没有图纸和模型,邓稼先就带领年轻人自行设计;没有进口的先进计算机,就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算盘来计算;为了计算一条弹道,我国空间技术创始者王希季等人夜以继日奋战,计算用的纸堆得比办公桌还高……
这是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0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 摄
回忆奋斗岁月,年过九旬的“两弹一星”元勋、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深有感触地说:“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岁月远去,精神永存。
这是2021年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从东方红一号声震寰宇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从嫦娥一号首次绕月探测到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从天宫一号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不断实现重大跨越的航天事业,成为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缩影。
“两弹一星”的精神气质,正在更多领域得到诠释——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实现绞吸船自动挖泥技术在我国的首次应用;“华龙一号”形成了国内首个完整的核电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是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创造奇迹的“制胜密码”。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这是“东方红一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万众赴“戎机”, 群星参“北斗”——传承精神铸辉煌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说过,中国在那样一个工业、技术都很薄弱的情况下搞“两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那就是党中央、毛主席一声号令,没二话,我们就干。
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接力攀登中,万众一心的团结合作、协同攻关精神,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展示出强大的力量。
“两弹一星”的研制离不开计算机,为争取早日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1957年1月,军地分别抽调技术专家到中科院集结。1958年建军节,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1959年国庆节,我国第一台大型快速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研究机构,构成了科研攻关的“五路方面军”,大力协同、互相支援;很多优秀科学家停掉科研课题,义无反顾地去了艰苦的科研基地;许多单位还没接到调令和介绍信,只要一通电话,要什么人就给什么人……
靠着全国“一盘棋、一本账”的统筹组织,靠着大力协同、攻坚克难的团结奋斗,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研制进程。
北斗全球组网示意图(动画演示)。新华社发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中国速度”的背后,是全国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10余年的集智攻关、大力协同。
“北斗是党和国家调动千军万马干出来的,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
时光飞逝,精神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引着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下一个又一个堡垒,滋育出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爱国科学家典范。
科学的高山没有顶峰,后人的追问仍在继续。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表达殷殷期盼。
“两弹一星”是不朽丰碑,它筑起了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也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了牢固根基。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几代科技工作者艰辛求索、锐意创新、勇攀高峰。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为把我国建成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