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精确作战单元
■赵中其 南党社
纵观近年来叙利亚战场和中东几场武装冲突,小规模精兵作战、信息体系支撑、多域智能协同的作战力量运用趋势明显,对打造新型精确作战单元提出现实需求。
新型精确作战单元地位作用日渐重要
现代联合作战力量离不开基本作战单元的支撑。作战单元是由同一层次不同作战要素组成、能在一定范围内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作战单位,包括各种作战编组和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建制单位,是独立遂行体系作战行动的最小战术单位。现代军队建设,往往通过编成结构重塑和机制流程再造,把一定编成内独立运行的作战力量、作战要素整合成一体,相互弥补、发挥各自优长,实现要素功能的增强,为智能化联合作战体系融合奠定基础和保证。
智能化战争强调精确作战、智能协同,战略决策、战役指挥、战术行动高度一体,小规模精确作战特征明显,以基本作战单元为模块进行灵活编组、实施快速精确打击,利于迅速达成有限战役战术目的。目前,外军正在推动联合全域作战、联合全域控制和多域战作战概念进入作战条令,其运用基础也是超越传统的新型作战单元。执行精确打击任务的传统作战营,需要增加自主实施信息处理、作战规划、一体指控、自主防护等功能,打造即时打击、灵活机动、攻防兼备的新型作战单元,才能使其随时编入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更快融入任一级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更好地适应快速重组、广域部署、灵活打击、战场对抗以及战略指挥、扁平指挥、可视化指挥的联合作战新要求,小单元参与大协同,小部队完成大任务,小行动达成大目的,灵活遂行多样化、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
打造以集成营为代表的新型精确作战单元
概念是研究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随着现代战争对精确火力打击的新要求以及军队组织形态的重构,高技术军兵种营级分队的火力单元明显增加,以营为基本作战单元参与联合作战将成为常态。但现有作战营自主筹划、自主打击、自我防卫和自我保障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联合作战条件下灵活编组、自主作战要求。应基于联合作战体系进行功能再造、结构重塑,集成精确作战相关作战要素后变成精确作战小体系,打造体系化的作战单元,为作战体系融合提供基础支撑。这种作战单元,集成多种作战要素和功能,与传统的营级分队有本质不同,可称为集成打击营。
所谓集成打击营,就是集成精确打击相关要素,由若干发射架和直接相关的指控、规划、防护等要素组成,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能够相对独立遂行精确作战任务的战术分队,是信息化联合作战体系下执行精确打击作战任务的基本作战单元,简称集成营。集成营适应智能化战争要求,基于联合作战力量编组需要和精确作战内在要求而创新,顺应智能化联合作战方向,是信息化战场上的新型作战单元。
集成营作为新型精确作战单元,具有鲜明特征:一是即插即用,是联合作战精确打击基本战术模块,以模块化方式编入联合作战力量体系,实现作战力量快速重组、按需编组,灵活遂行精确打击作战任务。二是自主可用,集成任务规划、一体指控、战场防护、作战保障基本要素,形成精确打击链,有效适应激烈攻防对抗,自主完成精确火力打击。三是随时能用,实现了新型精打武器综合集成、作战要素融合、力量优化重构,具备更快反应速度,战斗部署更灵活。四是分布联用,通过网络信息体系和信息融合保障,实现作战单元间和军种作战力量间的优化组合、智能协同、分布作战,发挥最大作战效能。
提升集成营适应联合的精确作战能力
着眼为联合作战提供符合智能化战争要求的作战力量,集成营建设需要聚焦智能化战争模式以及信息主导、联合作战的内在要求,以重构信息化精确作战单元为核心,提升基于联合作战体系灵活组合的精确打击能力和基于联合作战背景独立自主遂行任务的能力,打造集群打击、实时规划、攻防兼备、联合保障于一体的新型作战单元。
一方面,应围绕快速精确要求实施优化集成。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任务式联合是现代军队编成基本方式。应针对智能对抗环境新特点,立足精确作战新需求,采取平战一体编成模式,基于精确打击重构武器体系、基于自主打击完善信息体系,智能嵌入、常态增加火力规划、防抗要素功能,并通过简化优化内部运行流程,打造能够自主完成精确打击任务的信息化作战力量基本模块,适应高对抗战场环境,做到随时能用、即插即用、灵活编配、按需组合,丰富战略运用手段,增强作战灵活自主性。
另一方面,应围绕高效智能协同推进体系融合。联合作战背景下,智能作战离不开体系支撑和力量协同。集成营需要在信息化战场体系和指挥信息系统的支撑下,构建泛在接入、智能运用、云态分布、功能互补的智能作战单元,满足多型谱武器混编、多类型指挥系统通用需求,实现更高层次体系融合。平时建设训练,应突出以火力为核心、以信息为主线的作战行动训练,实现作战单元内部要素高效融合,提高与联合作战体系的泛在接入协同能力。战时实战运用,应通过信息网络实时智能接入、高效跨域重构,使作战单元快速融入联合作战力量体系,通过多域多型精确作战力量智能组合,形成一体筹划、在线协同、高效联合、即时聚优的体系融合能力,增强力量的互补性、行动的协调性和效能的增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