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计谋之一。“走”的意思是撤退,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成功实施撤退是保存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善“走”者胜,强调的是只有善于撤退才能夺取胜利。军事家们对于进攻、防守有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走”,研究得相对较少。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善“走”者胜
■倪志祥 李志华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计谋之一。“走”的意思是撤退,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成功实施撤退是保存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善“走”者胜,强调的是只有善于撤退才能夺取胜利。军事家们对于进攻、防守有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走”,研究得相对较少。实际上,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大多数时候都处于敌强我弱的局面,之所以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善“走”是一个重要原因。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善“走”而获胜的战例很多,不善“走”而致失败的教训也非常深刻。
要“走”得果断,以保存实力。战争中根据敌我双方实力不同,或者进攻、或者防守、或者撤退。孙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在这里强调了“走”的重要性。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撤退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拿破仑率数十万大军进攻俄国,俄军如果硬拼,则可能吃大亏。于是俄军果断撤离莫斯科,坚壁清野,避免过早决战。情况不利时,硬拼可能导致失败,应果断撤退。但“走”是要付出代价的,也需要有决心。没有对敌我双方实力的准确衡量,没有对战局的清醒认知,没有打破瓶瓶罐罐的坚定决心,而不能果断撤退,极易导致失败。
要“走”得灵活,以寻找战机。长征途中,面对敌重兵围堵,毛泽东灵活改变原有作战计划,力挽狂澜保存了红军实力。四渡赤水中,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穿插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剿之中,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主动权,四渡赤水因而成为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长征中,主力红军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不停地转移,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为以后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走”如果没有战,便很难“走”得了;如果不灵活,则恐将掉入敌人的陷阱。毛泽东在长征中把“走”和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转移中寻找战机,在机动中创造战机,在兵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顺利战略转移至西北,创建了新的革命根据地,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
要“走”得从容,以争取主动。战争中要力争主动,力避被动。“走”得从容,一是防止“走”不了。对战局的发展应有一定预见性,预见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因为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只想着进攻,而不做任何防守或撤退的准备,一旦形势不利可能想“走”却“走”不了。二是防止“走”散了。“走”要有计划、有组织。撤退一旦失去了计划性和组织性,就容易演变成溃逃,部队一旦“走”散就失去了战斗力,就容易遭到更大失败。三是防止“走”急了。顺利时容易过高估计己方实力,采取冒险主义,不利时又容易过高估计敌方实力,一退再退,以至完全失败。聪明的指挥者在不利的情况下选择撤退,应能够敏锐地意识到退到什么地方、退到什么时候对自己是有利的,能够及时转入防守和反攻,以扭转战局。可见,预见性、计划性、组织性和敏锐性是从容不迫撤退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