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呼唤多变思维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西成责任编辑:杨帆
2019-07-25 04:00

战场上的对抗,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敌对双方作战思想和思维的对决。思维方式偏了向,则可能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局;思维方式对了头,则比较容易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从而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局。战争具有天然的复杂性、多变性,我们遂行打仗任务的思维方式也应该因地制宜、丰富多彩。

有时,打仗需要逻辑思维的洞见。二战时著名的波斯猫的故事告诉我们,战争尽管爆发突然,但总有一个酝酿过程,有一些端倪可察;战场尽管充满未知数,但一定会暴露出某些已知数。指挥员只要具备理性思考、逻辑推理能力,就一定能从未知求得已知,从“不确实”中找到“确实”之处,进而洞见“山那边发生的事情”。经验表明,一团麻绳看似杂乱无章,一旦找出线头,就不愁理不出头绪来;一头猛兽看似气势汹汹,一旦发现其弱点,就不愁驯服不了它。苏联卫国战争前夕,朱可夫曾有一句充满自信的名言:“我不知道德军将要行动的计划,但是根据对情况的分析,他们只能这样,而不会有别的做法。”做出“敌人只能这样”的科学判断,正是朱可夫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结果。

有时,打仗需要辩证思维的透析。辩证法的特点在于,它始终提醒人们去认识问题的另一面。在针锋相对、犬牙交错的战场上,指挥员思维中呈现的信息,大多是矛盾的:是可乘之机,还是敌人设下的圈套?是敌人行动的漏洞,还是有意安排?是因天时地利造成的偶然机会,还是敌人跳开一般战争法则而实施的用奇之举?在这种情况下,鲁莽的指挥员往往见利皆争,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逢隙即钻,以致顾头不顾尾,难免上当受骗。毛泽东同志曾提醒我们,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不能简单。面对混沌变幻的战争实践,善于把问题想得复杂些,多些进与退、利与弊、得与失的权衡,方能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有时,打仗需要发散思维的通达。“我有时是狐狸,有时是狮子。进行统治的全部秘密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应当是后者。”这是拿破仑在谈到自己统兵打仗时的经验体会。古今中外那些优秀的指挥员,尽管都有自身鲜明的指挥风格和擅长的作战套路,但他们从来不拘泥于一格,不固守于一端,始终保持思维的弹性和作战方式的灵活性。就如同乒乓球比赛,防守型选手突然猛攻一拍,进攻型选手轻轻一吊,就会使对手猝不及防、难以招架。诸葛亮“空城计”之所以成功,与他突破已有的套路、超越谨慎的个性密不可分。一名指挥员如果总是“一根筋”想问题、“一条道”走到底,迟早会被对手知晓看透,那么失败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有时,打仗需要逆向思维的睿智。战争史告诉我们,最大的不可能处蕴含着最大的可能性;兵家之“机”,有时存在于兵家之“忌”中。有这么一个实验:当森林起火时,按常理都是跑得越快脱离险境的概率越高。但事实恰恰相反,当火借风势向我们扑来时,迎着大火方向逃离脱险的可能性更高。从战争实践看,坚固的要塞防线,正面被攻克夺取者甚少,而被间接的军事行动所瓦解者颇多。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最好的进攻不一定是直指目标的直接行动,有时朝着相反的方向采取行动,反而更容易让敌人听从自己的调遣。内线中的困局,从“局外”来寻找破解之道,有时更能达成作战目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