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初心?这场“考试”告诉你

来源:求是网作者:钱坤 编制责任编辑:姬彩红
2019-06-11 11:32

从小到大,你考过多少次试?你所经历的最长的考试有多久?对于刚刚结束高考的学子们来说,这个答案或许是数十年。然而今天,笔记君想和大家聊聊一场特别的“考试”。它的时间跨度之长,足以超过我们的年龄。

让我们从1919年出发,在历史的长卷上,在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和“赶考”的故事中,感悟初心的力量。

图为巴黎和会会场。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供图

1919,“同胞们起来呀!”

1919年上半年,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一时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扩展到二十多个省区、一百多个城市。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爱国青年们发出了那个时代最悲愤的呐喊。那么,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摆脱封建专制统治下造成的黑暗和愚昧?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就摆在面前!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便“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些人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所总结的: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比较、探索,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场漫长而伟大的“考试”也在历史的舞台上拉开了帷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