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市场有效、政府有为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刘静 发布:2019-04-13 17:44:2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讲师 杨利峰,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刘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决议,如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政府的边界,明确了政府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领域退出,同时清晰地界定了政府的职责和作用。《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具体实施方案确立了市场的边界和基本规则。这些政策和举措在实践中得到了持续不断的践行,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论调,认为政府过度干预了经济,甚至有部分言论认为应该照搬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在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警惕这种“市场万能论”的倾向。

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因素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从一开始便具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和推进逻辑,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在这一顶层设计目标下,中国走的是超越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始终立足本国实际,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大胆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微观层面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宏观层面中国经济韧性十足、持续稳健增长,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中国道路的成功可以说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成功,也是通过顶层设计预设制度变迁的成功。在稳定而灵活的顶层设计的保障下,中国政府才能够成为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权威力量,市场机制也才能快速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

二、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40年中的重要举措和成就

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实际上是我国在政府职能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过程,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不断调整、变化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过波折和教训,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调整和完善仍将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进行。

1978年改革开放后,政府和市场关系以扩大市场调节为方向进行调整及相应的改革,虽然市场调节的范围有限,但效果非常明显,市场带活了经济,经济效率明显提高。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认了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职能也从偏重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经济活动,转向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即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调控国民经济。此后20年,依靠这种宏观调控机制,经济波动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新的界定,即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后的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在重视政策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导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了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呈现出和谐共生的局面。

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要求,政府和市场关系进入了制度化体系建设的阶段。其基本要求就是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改革4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归结为一句话,即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作为有机整体运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伟大举措。”

三、中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的成就具有高度学习和参考价值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既是理论界研究长期争辩的主题,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首先,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视角,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互相排斥的。理论方面,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贯穿始终的是政府与市场的“二分法”,西方理论界虽然纠结于“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间的选择,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理论演进过程中从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前理论界也认识到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渗透的复杂结构性关系,同时承认政府与市场一样,都是市场经济内生的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的制度安排。实践方面,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也从未真正践行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关于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理论界分,其现实社会的资源配置也是市场和政府相互结合、互融互动的结果,而非二者之间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过程。

其次,中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是渐进式不断调整的过程,最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国从本国国情出发,稳中求进,不断探索和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成功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一中国道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发展中国家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超越了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的“第三条道路”。

再次,中国道路无疑是成功的,实际上也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成功。中国道路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取得的成功,是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取得的成功。这一成功,证明中国有能力处理好国家建设、经济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没有稳定、强有力的政府,很难有长期稳定的发展。

最后,中国道路所积累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体现了“中国智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替代经验”。中国道路的成功,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也始终尊重和鼓励各国根据自身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不是万能的。改革开放打破了政府万能论,但也不能落入市场万能论的陷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和谐共生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分别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有为的宏观调控,市场的作用在于有效的资源配置。政府和市场要各守边界、和谐共生,政府有作为、市场有效率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责任编辑:宋丽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