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陈甬军 高廷帆 发布:2019-02-19 16:35:1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作者:陈甬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廷帆(助理研究员)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向世界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为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的四项重大举措: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四,主动扩大进口。近一年来,这些举措已连续并有节奏地得到了具体实施。2018年1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共列出禁止和许可类事项151项,比试点版减少了177项,这是中国为创造对外开放的公平竞争环境而采取的最新行动。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进一步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既定方略,不可能也不会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中国将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对外开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由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狭隘的、地域性的交往发展成为普遍交往或称世界交往的过程,就是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在世界市场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地区之间相互影响和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原始封闭状态被打破,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彼此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外开放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过程,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最终使得人类“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资本运动的根本规律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出来的大规模产品需要寻找更广大的市场,因此贸易必须由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市场,国家势必不断提升整体的对外开放水平。正是由于各国的市场相互之间紧密联系,所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承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

坚持对外开放,进行自由贸易,可以通过吸引外资、增加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增长,更可以通过资本外溢效应,改善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增加研发投资及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最终提升国家利益。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国内市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通过不断加大在国际市场的投入,可以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集中度,最终实现提高或保持企业利润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根本上是由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内外联动,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研究表明:当一国的产业结构符合经济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时,其贸易和投资结构会达到最优。但一国的禀赋要素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国比较优势变化的反映,实行对外开放就是推动实现这个变化过程的助推器。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已经说明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40年来,通过坚持对外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蓬勃发展。经过发展和积累,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廉价充沛,而是形成了包括劳动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政策等在内的多元化的禀赋结构。回顾这40年,没有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真正建立和运行;没有开放,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现在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也不可能保持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实现从人均GDP三百美元到接近一万美元的飞跃。在经济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扩大对外开放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新的国际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对国内不同区域的资源配置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贸易使得劳动力由非沿海城市向沿海地区迁移,并聚集在沿海城市。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成本的减少,将进一步促使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迁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将聚集于沿海城市。当贸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或国际贸易成本的降低又将使得沿海区域的边界内移,劳动力会从沿海向内地产生反向移动。国际经济学界的这些研究,剖析和刻画了对外开放对一国国内市场和国内不同区域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就必须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通过贸易规模的扩大与分工的深化,促进不同区域实现联运发展,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从兴办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40年对外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面前,中国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在2012年至2016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中,美国为10%,欧盟为8%,日本为2%,中国达34%,超过美、欧、日的贡献之和。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超过美国、日本贡献率的总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理论研究表明,倘若产生贸易冲击,其不良影响不仅会在贸易冲突主体所在的地区间传导,更将产生国际扩散效应。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危机的负面影响在传导中存在明显的滚雪球效应,已经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达20%以上。因此,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分工深化和贸易合作,才能实现各个贸易相关国的“共赢”,推动各个经济体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对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投资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处在3.5%的水平,今后要恢复到4%以上,会有上万亿美元左右总需求的缺口需要填补。假设今后“一带一路”建设每年有400亿美元的投资,按照投资乘数1∶5计算,就会创造2000亿美元的真实需求,可弥补全世界总需求不足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将大大助推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开放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说明中国经济是与世界经济联动发展的。坚持对外开放,既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的活力之源,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举措。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时代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它通过合作实现“多赢”的机制,既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并提升比较优势的要求,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途径,已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最新实践,将引领国际投资领域未来的发展。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深刻揭示了“一带一路”建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于雅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