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吴储岐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9-02-14 09:28

“用虚假票据入账,把扶贫款据为己有”“每天50元的租金租牛到养殖场,以应付扶贫考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量大面广,易发多发,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2019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为打赢攻坚战提供有力纪律保证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自《关于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印发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始终保持扶贫领域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高压态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证。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专项治理工作也应步步跟进、统筹安排。”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说,纪检监察机关要找准群众身边最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创新探索标本兼治工作机制,破解治理难题;同时,应协同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上级巡视应为市县巡察保驾护航,市县巡察始终应当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而展开。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中建五局纪委书记石光辉认为,今年要紧跟本地区本部门扶贫工作节奏和步伐,紧盯资金和项目落实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关注农地非农化背后的利益输送问题,努力做到扶贫工作延伸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项目资金流向哪里,监督检查就覆盖到哪里。重点检查有没有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没有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的问题。

2018年4月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地方纪委监委网站也纷纷开通曝光专区。实践证明,集中曝光典型案例发挥作用明显,既强化了压力传导,又推进了责任落实。

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深挖啃食群众利益的“蛀虫”

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三次全会公报强调“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再次彰显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反腐的发力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2019年,面对民生领域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举监督这把‘利剑’,持续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民生领域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难度大,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必须抓住“牛鼻子”,要从突出问题切入,摸清老百姓的“痛点”,才能“对症下药”。

“今年,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仍然是突出着力点。”毛昭晖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要下大气力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和巡视巡察“扫描”作用,把各种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补互促的监督合力,织密民生领域的监督网。

“拍蝇”不留死角,严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

“苍蝇”嗡嗡叫,百姓看得见、受其害,不胜其烦,极为痛恨。“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看,小官巨腐的现象不容忽视。”湖南省纪委监委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干忠荣说,要进一步将问题线索排查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及时捕捉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蛛丝马迹”,以“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不断畅通举报渠道,拓展线索来源,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群众对黑恶势力深恶痛绝,必须依法严惩。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吹响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的号角,展现了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

党建专家认为,扫黑必须反腐,不铲除“保护伞”,扫黑除恶就会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有一茬。2019年,要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严肃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干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