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2019-01-23 13:57:22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影响着全面小康的成色

既要强化日常监督防止“不作为”,也要正风肃纪整治“慢作为”,还要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

在精准扶贫中,如果说对腐败问题必须“零容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则要露头就打

最近,有关扶贫的两则媒体报道受到关注。一是年终岁尾,有的地方盘点一年来的脱贫攻坚成效,但少数“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现象,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另一则是,在某国家级贫困县,一些贫困户被发现名下拥有高档汽车,当地迅速进行调查处理,并对把关不严、核查不准的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

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影响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到坚决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从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到将扫黑除恶同基层“拍蝇”相结合,事实证明,只有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才能确保帮扶工作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前不久,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加强作风建设,可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有目共睹,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把这项工作持续抓实抓好。从近期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有的地方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实了,但扶贫机制和权力运行尚不够透明;有的村子扶贫项目增加了、覆盖范围扩大了,但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权责体系还不完善。形形色色的“微腐败”“巧隐形”“悄侵占”,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的是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影响的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这就意味着,既要强化日常监督防止“不作为”,也要正风肃纪整治“慢作为”,还要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扶贫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无论是扶贫资金还是扶贫政策,都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类似腐败和作风问题,必须从具体人、具体事着手,将问题逐个破解。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就要严肃查处问责一起,切不可姑息迁就。只有时刻从严要求、处处实字当头,才能既给困难群众信心,也为基层干部减负,用作风建设的成果保障各项扶贫举措的落实。

在精准扶贫中,如果说对腐败问题必须“零容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则要露头就打。比如,有的干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机关要求事事留痕,把“痕迹”当“政绩”,把精准扶贫搞成了精准填表,用纸面数字来展现所谓扶贫成效;有的部门问责泛化滥用,动不动就签“责任状”、搞“一票否决”,甚至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本质上则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也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以务实、扎实的过硬作风,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我们必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姬彩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