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趋激烈的大国战略竞争和权益博弈,中国要能始终保持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战略能力,必须实时掌控安全情势,准确研判战争风险,发展维护和平、打赢战争的新手段。正因为如此,习主席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精神,加强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和筹划,努力提高战争指导水平。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引言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基础,是研究全部战争问题及战争筹划的出发点,为我们揭示战争基本规律、正确认识战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重塑。面对日趋激烈的大国战略竞争和权益博弈,中国要能始终保持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战略能力,必须实时掌控安全情势,准确研判战争风险,发展维护和平、打赢战争的新手段。正因为如此,习主席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精神,加强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和筹划,努力提高战争指导水平。
现代战争存在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战争根源的认识,是判断战争性质、把握战争制胜因素、分析战争作用的重要前提。战争根源于私有制和阶级斗争,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对抗性的经济利益冲突是战争的根源。
冷战结束后,引发战争和冲突的直接诱因纷繁复杂,但其祸根依然是霸权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政策。和以往赤裸裸靠武力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方式不同,当代霸权主义主要通过垄断国际政治经济规则的制定权,维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来攫取全球财富。纵观近几场局部战争,有的是霸权主义为维护其全球霸权或地区霸权而直接发动的战争;有的在直接动因上虽然表现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但都有着深刻的霸权主义背景,发动战争往往成为霸权主义国家推行其强权政策的工具,是其霸权战略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出现的恐怖主义,则是霸权主义土壤上繁殖出来的战争怪胎。在当代国际社会正进入加速演变和深度调整的时期,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习主席指出:“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这一重要论断再次告诫我们,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只要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存在,人类就摆脱不了战争的阴影。
现代战争威胁的应对
马克思主义强调,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生存发展。考虑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绝不能从一时一事一人出发,必须始终关注世界格局和时代大势,始终关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始终关注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
当今世界,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大国战略竞争和权益博弈日趋激烈,地缘安全环境风险变数较多,国际反恐、军备竞赛、核武扩散、领土争夺、思潮交锋等热点复杂多变,不确定性、联动性、综合性凸显。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顽强存在的条件下,非战争、亚战争形态的军事斗争将是军事领域的惯常形式,一定的局部战争也将是可能的。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但是,和平决不是乞求来的,也不是屈辱忍让的结果。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习主席强调:“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这个重要论断揭示了当代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殊规律,体现了坚守底线又敢于亮剑的斗争艺术,表明了我们对待当代战争的基本态度。
现代战争形态的演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具体的历史的。战争形态随着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进步而不断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演进趋势,相继历经冷兵器战争向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热核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等形态的依次转变。
当前,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兴起,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基因、微纳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异军突起,科技创新到物质生产再到战争实践的演进链条被再次全面打通,新一轮战争方式创新呼之欲出。战争形态正加速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即由“数字化+网络化”的初级阶段,向“智能化+类人化”的高级阶段加速演进。对此,要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重要领域的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习主席强调:“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这些重要论断体现了习主席对战争形态演进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我们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打赢智能化战争提供了前瞻的思想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