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来源:解放军生活作者:张清 魏兴萌 郭雷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8-12-18 10:34

2017年8月1日,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在谈到人民军队取得的伟大历史功勋时指出,人民军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为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这既是党的领袖、军队最高统帅对人民军队40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肯定和褒奖,也是对人民军队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的深刻总结。

一、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和大局稳定

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保证国家政治稳定和改革开放方向的基石。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把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当成首要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军无论是在平息政治动乱、打击“三股势力”,还是在抢险救灾、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参与改革开放的主力、维护改革开放的中坚。

(一)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国家根本制度。我国成功实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同各种敌对势力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从上世纪70年代北京出现西单“民主墙”到80年代中期一些自由化分子竭力宣传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民主”“自由”,企图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潮和活动一直没有停息。1989年的政治风波更是被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危及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一场重大事件。全军将士坚决服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有效制止了这场危机,保护了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新世纪之交,人民军队坚决反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 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牢记我军军魂、使命、宗旨,积极支持、参与打击邪教组织和一切反党、反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党的十八大后,人民军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狠抓作风建设,重拳打击腐败,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保持了军队的纯洁性和强大战斗力,有效维护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参与反恐维稳,保证社会大局稳定。冷战结束之后,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逐步在世界各地蔓延。在我国西部,三股恶势力相互借重,不断制造恶性事件,暴恐分子甚至还窜入内地制造恐怖活动,给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危害。人民军队依照法律法规参加维护社会秩序行动,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陆军主要承担防范恐怖活动、核化生爆检测、医疗救援等任务,海军主要承担排除水域安全隐患、防范来自海上恐怖袭击等任务,空军主要承担保卫重大活动举办地和周边地区空中安全等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驻新疆、西藏等地部队多次参加协助公安、武警部队打击暴恐分子、维护社会稳定行动,全军部队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仅2008年至2012年,我军就先后参加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行动,共出动兵力14.5万人,动用飞机和直升机365架、舰船148艘、雷达554部。

(三)投身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自然灾害给人们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危害,也会对改革开放成果带来巨大冲击。人民军队始终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承担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救援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共参加抢险救灾10万余次,出动官兵2000多万人次,飞机、舰艇2万余架(艘)次,抢救遇险群众2000多万人。特别是在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抗洪战斗中,全军出动30多万名官兵,抢修加固堤坝1万多公里,堵决口和排除险情1.4万余处,抢救转移遇险群众300多万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军队、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共出动兵力22.1万人,动用各型飞机和直升机4700余架次,车辆53.3万台次,救出生还者3338人,转移受困群众140万人。除此之外,军队还在1988年大兴安岭灭火、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等行动中投入大量兵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支援经济建设,直接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改革开放之初,在谈到军队工作与经济建设关系时,邓小平指出,“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军队各个方面都和国家建设有关系,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邓小平讲的“各方面”可以理解为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从人力方面来说,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共投入5.5亿以上劳动日参加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农业和扶贫开发。其中,仅在西部大开发工程一项就投入150万人次。改革开放前25年,就有150多万名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54万多人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3万多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绝大多数退役士兵接受了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从物力方面来说,截至上世纪末,军队共向地方开放101个机场、29个军用港口码头、300条铁路专线、90余条通信线路、1000多个仓库、300多万平方米军事用地及部分营房设施。从财力方面来说,我军40年来多次进行精简整编,极大减轻了军费负担。另一方面,我军军费开支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为1%?2%之间,占财政支出比例小于10%,在世界上也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在1979年到1994年的16年中,剔除物价上涨因素,我军军费平均年增长率为-1.08%,实际上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就有效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投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