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世界瞩目北京。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将于18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始终怀有“为民之心”,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必将继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这些才是衡量一切发展的根本标准。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同样,人民群众投身社会革命,既是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推动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主心骨,坚持群众路线,创新群众路线,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凝聚人心,敬重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做到了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努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抓住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把焦点对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改革难点,解决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才能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我们党要坚持把人民的获得感作为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风向标”,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然而,新时代民生建设仍有一系列难题需要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依然存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人群差距仍然严重制约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唯有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深化改革,才能破解体制机制上的难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食有所安、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让人民群众监督政之所行。高度重视群众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一系列难题亟待破解,唯有不断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才能够攻艰克难,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织密群众监督之网,才能更好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深化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监督、评判,保证权力正确行使,防止和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党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不断转变理念、完善制度、创新方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促进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辅相成。
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人民的获得感成为改革的试金石。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历史的抉择和人民的共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