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权力不是放下责任,而是在对重大问题把关定向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规制度和条令条例的要求,把本该由基层决定的事项交由基层决断,把基层自己的事情交给基层处理。从另一个角度说,赋予基层权力的同时,也是压实基层的责任,让他们在倾听“炮声”中觅得“战机”,在真抓实干中担当作为。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刊发的文章——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陈大昊 高 峰
解放战争初期,中央军委曾设想南线作战的计划,要求华中野战军兵出淮南,向大别山、安庆、浦口等地挺进。粟裕认真研判战争发展态势后,认为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并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粟裕作为一线指挥员,无疑对实际情况掌握更为准确。中央军委认真考虑并采纳了这一建议,由此促成了苏中“七战七捷”,“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
《论持久战》中说:“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部队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上级指挥部相比,一线指挥员对战机的瞬息万变更有“体感”,对部队的动态情况更为掌握,定下的决心也往往更具针对性。如果不能立即付诸实施,而是层层向上级报批、事事等上级决断,则可能贻误战机。正因如此,在战争年代,类似毛主席“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的电文很多。陈赓也讲过:“开战前是我指挥前线,开战后是前线指挥员指挥我了。”可以说,把指挥权交给前线,“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是作战的现实需求,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不论是打仗还是搞建设,“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都是科学之道、可行之法。然而,现实中有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对基层不放权,喜欢“家长式”领导,抓工作大包大揽、独断专行、居高临下;不放手,习惯“保姆式”指导,事事指手画脚、越俎代庖;不放心,经常“保安式”督导,今天检查这个,明天考核那个……如此一来,就容易造成“上面包揽、下面偷懒,上不放手、下不动手,上不放心、下不尽心”的尴尬局面,基层工作自然缺少主动性、缺乏创新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掌握实情,就出不了实招。听得见“炮声”的人,对官兵的呼声、基层的痛点,有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先天优势、“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切感知。下放权力,还权于基层,不随意抬高决策“门槛”,充分尊重基层的自主权,实行科学的能级管理,在精简瘦身后的“小机关、大部队”体制下,显得尤为现实和重要。
当然,下放权力不是放下责任,而是在对重大问题把关定向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规制度和条令条例的要求,把本该由基层决定的事项交由基层决断,把基层自己的事情交给基层处理。从另一个角度说,赋予基层权力的同时,也是压实基层的责任,让他们在倾听“炮声”中觅得“战机”,在真抓实干中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