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新时代的内在规定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钟社文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10-09 12:44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这个重大而科学的政治论断,包含着与以往时期不一样的“新”的内在规定性。新时代“新”的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历史使命、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党的建设新要求以及世界意义等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几个方面。正是这些内在规定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也正是这些内在规定性发挥着坐标引导作用,才能取得五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无疑,深刻分析和科学把握新时代这一全新的重大政治判断深刻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新时代“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开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不断地积累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坚实基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五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直接催化出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伟大成就;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正鉴于此,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新”在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飞跃

任何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回答重大时代问题的理论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一个“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作出系统回答。围绕回答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从理论指导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作出理论分析;在行动纲领上,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作出政策指导。经过五年来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而且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是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新时代“新”在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及时调适

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同时,又与时俱进地根据发展着的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深化认识,进而对基本路线的战略目标进行丰富和充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发展布局确立后,我们党把战略目标内容扩展为“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确立,战略目标又相应丰富为“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确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把战略目标充实为“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原有基础上加上“美丽”一词,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在奋斗目标上提出的新要求。

基于目标的调整及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综合分析,十九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此,对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作出了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红旗落地,主义变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潮。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走向世界。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臆想西方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一厢情愿、心甘情愿地接受西方为其量身定做的一整套发展理论,跟着西方现代化道路走,把自己捆绑在西方现代化发展轨道上。显然,西方开出的药方是不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这些国家都没有发展起来,反而成为西方现代化的附庸,失去了自身的发展独立性。西方现代化完全是“少数人的现代化”,其本身根本不允许发展中国家这个“绝大多数”实现像他们一样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而且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最为重要的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同。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新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主张、中国经验、中国理念、中国价值得到世界各国和政党不同层面的呼应,甚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被写入联合国会议决议,如“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原则等。这充分彰显出中国完全有信心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正因为有这些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内在规定性,新时代一定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定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定能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定能使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能使我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