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批判创新精神——马克思的担当风范
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财富是尊重实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马克思的批判精神首要表现为对自己创立的理论的不断反思,是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和纠正,以及在反思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真信真懂马克思主义,要以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吸收为理论前提,而不理解这种批判继承关系,经常是庸俗化、公式化、教条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源,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探索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写了七篇序言,这七篇序言有的是对《共产党宣言》中过时的观点进行了修改,有的是对《共产党宣言》中表述不准确的地方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需要在自我反思和批判中得到完善创新和发展。
列宁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批判创新精神的典范。“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抵挡住各种反动势力的军事进攻,苏维埃俄国曾经实施了一段时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列宁后来认识到这一政策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和策略,虽然有利于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统一组织生产和安排生活,从而保证战胜敌人最必要的物质条件,却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于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创造性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突破,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转变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开始的,是从反思、总结和批判旧有的思维模式开始的。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因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成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没有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对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就不可能产生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与创新。为了让人们走出姓“社”与姓“资”的思想误区,邓小平鲜明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过程,就是对错误思想进行批判的过程,是批判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是在批判中前进的过程。
新时代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就是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自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和批判,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就是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生机和创造力。我们还要在反思中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