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算法时代的 “自救”
对算法的质疑从算法诞生起就一直存在,这种质疑其实也反映了人类的科学理性。在对算法的设计提出继续完善的同时,我们当然要学会“自救”,也就是面对算法要做到自我保护。
对算法可能存在限制有所觉察。对于用户而言,算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不透明。算法的复杂性即便是技术人员也未必能搞清,更不用说普通的“技术小白”。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算法给出的结果,而对其中的设计理念、运行逻辑都一无所知,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算法其实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存在,它有可能被歪曲并存有偏见。我们要始终对算法可能存在限制有所觉察,知晓那些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内容很可能已经被屏蔽在视野之外。
保持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不要指望答案唾手可得。在所有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的世界里,人们需要一种更加激进的思维模式。提问时,试着去了解算法正在发挥哪些作用,它们最初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所谓的“相关性”和“新闻价值”究竟是对谁而言。现在已经有人开始从事算法数据干扰的研究,以便在算法试图了解他们、并将他们分类时采取干扰或规避措施。有人平时买报纸,用传统网页方式浏览新闻,尽量不依靠智能搜索,为的就是用自己的逻辑对抗算法可能带来的信息窄化,不被算法限制。
揭开算法“黑箱”,更要能够驾驭它。纵观历史的发展,每每有新技术降临,人们最终都很难不参与其中。我们当然不能放弃算法,尽管目前来看算法应用还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要去了解算法以及它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和改变,更是能够驾驭它,用智慧趋利避害,让算法更加科学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