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作为一种精神,它是穿越时空的光束,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一种力量,它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激荡我们奋斗的热血;作为一种基因,它是永不变色的沉淀,铸就我们初心不改的忠诚
有人说,如果把红军长征比作飞扬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条红飘带,那么湘江之战则是一个沉重的结。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线,红军何以能突破重围、杀出一条血路呢?镌刻在湘江战役纪念馆大厅墙上的“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12个苍劲大字,道出了红军制胜的密码。其实,不只湘江之战,在整个长征中,红军都是靠“三个勇于”精神开辟前进道路的。
勇于胜利蕴含了革命信心。信心比黄金更贵重,而信心的根子是信念。回顾我党我军的风雨历程,之所以能在一次次挫折中昂扬奋起、转败为胜,归根结底是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心。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一些同志因困难重重而产生的悲观情绪,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雄文,澄清了思想迷雾,振奋了革命士气。长征路上,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和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始终坚信一个真理:跟党走就一定能胜利。正是这样的信念和信心,鼓舞红军将士克服千难万险,征服万水千山,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不断培塑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信心,我们就能始终保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就能在困难时看到光明,在挫折时重新奋起。
勇于突破展示了坚强意志。在对红军长征的记录和描述中,人们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突破”——“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天堑”“突破腊子口”……每一次突破都是对极限的挑战,都是对意志和精神的考验。强渡大渡河的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战胜惊涛骇浪、冲过重重火网,硬是在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缺口;穿越松茂地区,红军克服高山寒冷、缺衣少食等困难,硬是把敌人眼中的“绝路”走出了“生路”……这一次次突破,锻造了红军的坚强意志,走出了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狭路相逢勇者胜。习主席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峰期,是落实改革任务的攻坚期。我们应继承红军这种勇于突破的精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拼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勇于牺牲彰显了忘我境界。长征路上,勇于牺牲局部、顾全大局,勇于牺牲自我、保全胜利的可歌可泣英雄事例举不胜举。为掩护主力部队过湘江,红18团与敌三个师展开激战,直至弹尽粮绝,大部分官兵壮烈牺牲;为解决部队充饥问题,在挑选可食用野菜时,有的官兵自告奋勇“尝百草”,甚至中毒牺牲。正是红军这种勇于牺牲的精神令敌人胆寒,化困难为“垫脚石”,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时下,深化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面临种种阻力。然而,共产党人历来有个好传统,就是在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这是党性原则,也是政治规矩,更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身为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应该遇事多想大局、想长远,为改革多担当、多尽责,自觉站在改革全局高度正确对待调整,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争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作为一种精神,它是穿越时空的光束,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一种力量,它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激荡我们奋斗的热血;作为一种基因,它是永不变色的沉淀,铸就我们初心不改的忠诚。对“三个勇于”的坚守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过程。我们当以红军先辈为榜样,以岗位事业为平台,多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多在复杂条件下锻造,纯洁自己的信仰,砥砺意志和品格,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