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开山岛,其实并不遥远。
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坐船上岛,绕行长长的防波堤,航程12海里。在手机的电子地图上,它与大陆的直线距离只有9公里。
那天,记者夜宿开山岛。抬眼望去,大陆上的灯光沿着海岸绵延不绝,融入满天星斗。海风中,仿佛能嗅到来自对岸繁华都市的人间烟火。
然而,对于王继才和王仕花来说,这浅浅的一泓海水,却是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天堑。
32年,11680天,他与她坚守在这并不遥远的地方。直到那天——2018年7月27日,年仅58岁的王继才,倒在了开山岛上。
32年前上岛时,他的名字叫王继才。
32年后的今天,人们叫他“王开山”。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
——王继才、王仕花夫妻守岛三十二年的日子
■解放军报记者 武天敏 柳 刚 宫玉聪 特约记者 徐殿闯
32年风雕雨塑,王继才、王仕花夫妻俩默默坚守在开山岛上。王冠军摄
黄海开山岛,其实并不遥远。
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坐船上岛,绕行长长的防波堤,航程12海里。在手机的电子地图上,它与大陆的直线距离只有9公里。
那天,记者夜宿开山岛。抬眼望去,大陆上的灯光沿着海岸绵延不绝,融入满天星斗。海风中,仿佛能嗅到来自对岸繁华都市的人间烟火。
然而,对于王继才和王仕花来说,这浅浅的一泓海水,却是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天堑。
32年,11680天,他与她坚守在这并不遥远的地方。直到那天——2018年7月27日,年仅58岁的王继才,倒在了开山岛上。
32年前上岛时,他的名字叫王继才。
32年后的今天,人们叫他“王开山”。
丈夫走进小岛,妻子走近丈夫
近,小岛和大陆的距离,实在太近了。
远,夫妻俩守岛的日子,又离寻常人太远了。
王继才去世后,王仕花整天泪水涟涟。或许,正是这32年说不清是近还是远的纠结,揉碎了王仕花的心。
一切的一切,源自王继才的那次“失踪”。1986年7月14日早上8时40分,王继才没有告诉妻子,就上了开山岛。
时机看似偶然,选择看似轻率。也难怪,这个身高1.8米的年轻人,身强力壮,膀阔腰圆,还是方圆百十里大名鼎鼎的生产队长、民兵营长,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小岛这么近,在他看来,就像自家的田地,抬腿就能上下;困难也像自家门口的一块石头,一脚就能踢老远。
此时,王继才不会想到,这个近在咫尺、面积仅0.013平方公里、只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小岛,将是他此后32年人生的舞台。
送他上岛的小船开走了,岛上只剩下他一个人,想象中的美丽小岛,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乱石嶙峋,蚊虫飞舞,老鼠和蛇在脚下乱窜。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几排空空荡荡的营房。岛上没有电,没有树,也没有水。接雨水的蓄水池里,爬满了虫子、蛤蟆。深夜,海风呼啸,门窗摇撼,像怪兽咆哮,他点上煤油灯,坐在墙角的床上,瞪着眼睛,直到天亮……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平时烟酒不沾的王继才,抽光、喝光了人武部领导送他上岛时带来的6条“玫瑰”烟、30瓶“云山”酒。他突然明白,为什么在他来之前,4批10多个人先后上岛,最长的只坚持了13天。
度日如年的第48天,一条小渔船来了。船头,站着的是妻子王仕花。
那些天,王仕花疯了似地问乡邻、问婆婆,谁也不知道王继才去了哪儿,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和怨气。然而,当她辗转打听来到岛上看见丈夫时,心疼的眼泪哗哗流下:“码头上看他第一眼,没敢认。黑黑的,瘦瘦的,头发乱蓬蓬,胡子很长,跟野人一样。”
望着王继才深陷的眼窝,王仕花知道丈夫“遭大罪”了。在岛上转了一圈,心像秤砣一样往下坠。来到丈夫住的房间,看到一地的烟头、酒瓶、脏衣服,王仕花急了:“咱不守了,跟我回家吧!”
码头上,王仕花使劲拽着丈夫的胳膊,往船上拉。王继才却像头犟牛,一动不动:“我答应过组织来守岛,说话要算数。”
王仕花走了,一步三回头。王继才没有想到,20多天后,妻子又上岛了。
这次,王仕花带来了自己的被褥衣服,辞去了小学老师的工作,把两岁大的女儿留给了婆婆。“我不去和他做伴,他一个人在岛上也许活不下去。”
“你怎么来了,也不跟我商量?”王继才问。
“你来的时候,跟我商量了吗?”王仕花答。
那年,他26岁,她24岁。
那晚,袅袅炊烟,从岛上升起。
这个岛,从此就成了他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