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18名英烈感人至深的抗战家书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磊峰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5-09-17 04:08
待凯旋以报父母恩

父母亲大人鉴:

自儿离家已经年余,记得曾在本年四月间,于泗县郑集寄家信一封,不知大人收到否?回音否?如家音回报,可惜我也不能等收了,我已离开此地转入本省淮阴了。不知大人身体近来健康否?不知家中生活情形和收成怎样?更不知当地情形如何?儿在外甚为惦念之。儿在外身体很好,生活也很好,现在的我比以前粗壮而高大了,请大人不要为念。儿还在这里工作,工作也非常忙碌。此信至家不过慰问而已。儿现在心目中所最挂念者,以我年老悲慈之祖母。儿离家时,祖母曾染重疾,不知大人的病痊愈了否?身体健康否?不知祖母饮食起居怎样?儿心中非常挂念。希二大人将我之情况讲给他听,以免大人之悬念。未报此恩反而离家,是我之罪过也。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儿现已将“亚光”改为“云鹏”,请父指教之。现因时间之短促,不能再叙。

祝身体健康

儿  云鹏上   

七月四日   

家书背后

1943年3月,为掩护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转移,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主动在刘老庄阻击日寇。4连先后打退敌多次冲锋,最后弹尽援绝,指导员李云鹏、连长白思才等全连82人全部牺牲。战后,新四军第3师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82名烈士中,指导员李云鹏是唯一留下家书的人。

读信有感

战场上彰显血性,家书中尽是温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一个“孝”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一个“忠”字,若是那天下太平,他定是个寸草春晖的好儿郎,但是无奈身处战火硝烟,日寇在中华大地涂炭生灵,多少先辈舍小家顾大家,留下一句“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走上抗日战场。这是“刘老庄连”82名殉国战士的心声,也是所有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付出生命和鲜血的先烈的心声。

新疆军区某师“卫国英雄连”上士 买尼苏尔

(《解放军报》2015年09月17日 08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