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29年后再度致信军报,九旬老人寻找亲人解放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袁丽萍 肖捷 王利兵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10-20 02:14

读者来信· 老母平安行千里 多亏亲人解放军

编辑同志:

9月21日,我母亲去辽宁旅顺我姐姐那里探亲。因为我实在脱不开身,只能送她到武昌火车站。母亲是六十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把她送上北去的列车后,我心里一直不安,特别是想到北京站来往旅客那么多,她能签字换车吗?

10月1日,我收到了姐姐的来信,信上一开头就说妈妈顺利地到了旅顺,接着写了妈妈的一路经历:9月22日下午老人到达北京站后,正为办理车票中转签字手续发愁,一位伤残军人见了,主动前来帮忙,他不但帮我母亲办妥了手续,还亲自将老人送上了开往大连的列车。我母亲上车后,两位去大连上学的解放军同志连忙给老人让座,一路上还给她端茶、买饭,关心备至。列车快到大连时,有一位到旅顺的解放军同志,得知我母亲与他同路,很热情地说:“我可以送您老人家到家。”下车后,他肩扛手提着两个人的大包小包,车站人多拥挤,他就让我母亲拉着他的衣角走。在打听我姐姐家住址时,又遇到一位热心的解放军同志,他说他知道我姐姐家的住处,便接过我母亲的行李,一直把老人送到姐姐的家里。

姐姐在信上说:“我听妈妈讲了一路的情况后,激动得流了泪,妈妈让好好谢谢那些解放军同志,可他们是什么单位的,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可怎么感谢呀!”看完姐姐的来信,我的心情也难以平静,只好提笔写了这封信,请求借贵报一角,谢谢这些不知姓名的解放军同志吧!

湖北监利国营人民大垸农场西湖分场 肖 捷

短评:

闪光的一滴水

我们把这封群众来信放在“四有佳话”专栏里,并且还赶写了一个短评,这用意是很清楚的:发扬正气,以正祛邪。在党风、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好转的时候,正需要我们积极地宣扬日常生活当中的共产主义因素。

这件事并没有惊天动地之处。但正如俗语说的那样:“滴水见太阳”。一位老大娘只身行千里,一路受到几位军人的热情照顾,事情虽小,却颇感人。这位老大娘和她的亲属,虽然不知道这几位军人的姓名,但是他们记住了一点:解放军好!人们从这几位军人身上,看到了整个解放军可爱可亲的形象,这不是滴水见太阳吗?

天安门前的雄壮步伐,边防线上的风餐露宿,战火中的生死搏斗,这无疑是反映我军形象的重要方面。但是,应当说,树立我军可爱可亲形象的经常的大量的工作,还要靠我们每一个军人在平时生活中扎扎实实的行动。不要小瞧了让一下座、端一杯水、问一声好这些细小的言行,人们往往是从这些细小的事情上来审视一个人的。我们每一个穿军装的人,不管是哪个军兵种,不管是干部或战士,在人民群众的眼里,都有同一个名字——解放军。

相反,如果你不珍视自己的这个名字,做出有损于我军形象的事情,哪怕就是一个人,一句话,一点小事,那么,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行和整个军队联系起来,惋惜地说一声:“解放军怎么也这样!”

同志,请记住: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让我们每一个穿军装的人都做好闪光的一滴水吧!

(《解放军报》1985年11月6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