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雪山上将军洒热泪:警惕太平盛世诱惑,抵御理想信念迷失
边关将士是最好的教科书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丁海明 张良 郭丰宽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10-17 02:22

理想信念:回荡在世界屋脊的问答

——从甘巴拉玛尼堆到万里边关烈士墓的新闻调查

■本报记者 丁海明 张 良 郭丰宽

    1965年10月,第一代甘巴拉人从海拔最低的东海之滨来到了海拔最高的雪域高原,组建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达连----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达连。 (资料图)

引 子

世界屋脊有座山峰叫甘巴拉。在这座海拔5374米的雪山上,驻守着一群官兵。他们的平均年龄25岁,90后占了一半以上。

和我们身边千千万万年轻人一样,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梦想五彩缤纷,对时代的纷纭多变、社会的正负能量,有着自己的感知。他们在街舞、“广场舞”和耀眼霓虹中走过都市,放下书包、脱下工装,告别了农舍里的爹娘,拥抱了忙碌于生意的亲友,怀揣着种种青春梦登上了甘巴拉。上甘巴拉之前,他们大都不知道这世上有个甘巴拉,也不知道这是个牦牛爬不上、鹰都不愿来的地方,更没想过守着这么个地方,究竟为了啥?

上世纪二十年代最后一个冬天,一支战伤累累、衣衫褴褛的队伍,从南昌城头一路跌跌撞撞来到八闽大山深处一个名叫古田的小山村。他们心头,是大革命失败的沉重雾霾,是军阀重开战的乱云飞渡,是星星之火行将熄灭的深深忧虑,是红旗究竟还能扛多久的重重疑问……先辈们回忆说,从南昌到古田,这一路有许多人离开了队伍。

古田,是决定我们这支队伍前途命运的转折点,当先辈们从古田重新出发,我们这支军队有了“魂”,有了一往无前战胜一切敌人的力量。这一力量的支撑就是——理想信念。

而今,距红军长征出发整整80年。一双双草鞋的足迹在历史风雨中渐行渐远,而作为红军传人,有一个命题时刻与我们相伴——理想信念的传承。

从风云激荡的历史天空,到激荡风云的时代舞台,理想的大河而今在怎样流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守与担当。

一路追思无限,我们走向甘巴拉,走向万里边关。在高高玛尼堆前追问坚守,在座座烈士墓畔寻找传承。登临巍峨山巅,回望苍茫大地,我们聆听历史的回响,我们解读当代军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