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中国首次披露制导系统核心激光陀螺研制过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记者范江怀 王握文责任编辑:姚旭东2014-06-23 05:02

胸怀祖国 义无反顾

“缺这缺那不能缺信心,别人能干我们也能干”

黄云教授在与技术员交流膜片检测经验。何书远

夏日深夜,孤灯一盏。

闷热的实验室里,两条汉子,穿着背心短裤,聚神攻关。

汗水在无声中流淌,时针在寂静中跳跃。黑暗中,一道红色的激光突然出现,耀眼夺目……

成功了!他们击掌相庆,热泪盈眶。

回忆1984年与高伯龙院士一起成功研制激光陀螺实验室样机的情景,丁金星高工至今激动不已:“那是我人生中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

当时,为了这一刻,国防科大激光陀螺团队已在科研荒野中跋涉了15个年头。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陀螺实验装置。激光陀螺,被称为惯性导航系统的“心脏”,是飞机、舰船、导弹等运动载体精确定位、导航制导的核心部件。

科学家钱学森敏锐意识到这一新技术的重要性。1970年,他将激光陀螺的大致技术原理写在两张小纸片上,郑重地交给了国防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