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俄“海上联合-2014”演习,展开海上实际使用武器演练,图为宁波舰发射火箭深弹。
战争之问
战争这个“坏孩子”一直扮演着时代的宠儿。它是和平的破坏者,也是和平的孕育者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漫长的时光隧道,和平这两个字眼显得格外珍稀。人类渴望和平,战争魔魇却总是挥之不去。
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岸的塞瓦斯托波尔,一座天然良港,现为俄罗斯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它被称作黑海之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几度生死存亡之城。
160年前,在沙俄抵抗英法联军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一位热血的俄国青年以准尉军官身份志愿参加作战,并在防线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坚守了一个半月。死亡的逼近没有让年轻人害怕,他透过枪林弹雨观察思考,以写实的笔触描绘出了“战争的真相”——“流血、痛苦和死亡”。
这位青年名叫列夫·托尔斯泰。他对战争的追问最终凝结成一部誉满全球的惊世之作——《战争与和平》。
他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充满思辨地写道:“战争?人类中一种多么不可理解的现象啊!当理智提出这样的问题:它是否正义、是否必要?内心的声音总是回答否。这种非自然现象的一种恒定表现使它成为了自然的东西,而自我保护感是正义的。”
“战争与和平、魔鬼与天使,是仇敌还是恋人?”
数千年来,人类对和平的奢望与对战争的追问一样漫长。
“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只有300多年属于和平时期,而且断断续续。也就是说,人类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战争状态。
“私有制是战争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只要有现代垄断资本在,就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事实是最好的注脚。海湾战争使美国一跃成为中东的领袖;科索沃战争加速了北约东扩的进程;伊拉克战争则使西方国家牢牢掌握了石油的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