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忆屈原话端午:你有这样的特别记忆和感受吗?

来源:中国国防报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05-29 11:19

屈原

书法:连俊义

说屈原 话端午

说起端午,大家都会想到战国的屈原。其实,早在战国前,端午节就有了雏形,但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端午却是与爱国诗人屈原相连相融。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对劳苦大众的忧虑情怀,在大江南北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习俗的承载下,穿越历史,流传至今。

中华民族历来尊崇将个人的梦想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崇高与伟大,端午节也正因为这一精神内核,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如果说节日与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话,那么,“端午之魂”必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信仰。

发掘精神内核,真正意义在于传承与弘扬。一位以色列的学者讲过:“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绝大多数国民一生中最重要的精神洗礼”。赎罪日、住棚节等传统节日来临时,以色列都会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以此启发孩子们铭记苦难历史、传承爱国精神。反观当下的我们,一些传统艺术后继乏人,传统民俗遭受冷落。应该引起关注的是,当节日的灵魂缺乏依附的载体时,固有内涵的传承便只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又是一个端午来到,虽然我们很难再像父辈们一样动手包粽子,但我们在品味越来越丰盛的粽宴时,理应认真思考:如何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平台,接续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如何向我们的后人讲述一个感人至深、而又富有爱国主义时代气息的“屈原故事”?(许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