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战位冲锋
——3名一级军士长的强军故事
制图:方 汉 供图:郭若朋、宋 浩、曹华帅
八月一日,标注人民军队光荣与梦想的日子。
值此建军97周年之际,身在战位的每一名军人深知:投身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使命与荣光。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辉煌史册,也必然由我们这一代军人奋力写就。
回望来路,我们中流击水、奋勇向前,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眺望前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最吃劲、最关键的攻坚期和冲刺阶段,我们更须接力扬帆、加速奋进。
砥砺前行的身影中,有这样一批老兵。他们肩扛一级军士长军衔,军旅生涯纵跨建军80周年、建军90周年,即将亲历并见证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如果仔细凝视这些“兵王们”的成长与奋斗,你会发现,他们的成长拔节期,恰是时代召唤时;他们的奋斗加速度,与中国军队的发展和跨越同频同步。
征途如虹,初心永恒。梦想可期,使命传承。今天,让我们走近3名一级军士长,品味他们的精武强能故事,见证他们的新时代冲锋。
海军一级军士长张强——
潜艇老兵的奋进航程
■尚金鑫 解放军报记者 李由之 特约记者 邓博宇
潜艇的升降口完全打开,久违的新鲜空气顺着舱口垂流而下,一名身材魁梧的老兵扬起笑脸,深深呼吸着。
又一次接装归来的海军某基地某艇员队汽轮机技师张强,不禁回想起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踏上这方码头时的情形——作为单位首个艇员队,接回首艘入列服役的潜艇,他和战友们受到热烈欢迎。
风吹云动,浪涌潮翻,历经多型装备跨越发展,他和战友驾驭“大国重器”,在水下进行着一场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较量。
一年年,潜艇载着老兵远航,老兵陪着潜艇成长。2023年,张强晋升为一级军士长。在记者眼中,他的军旅人生就像一部励志剧——来自山东农村,大专毕业入伍,在“深海龙宫”里,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令人敬佩的“兵专家”。
张强刚开始当兵的时候,并没有打算长干。“当时,我分配到辅机岗位上,手里的‘武器’只有扳手、螺丝刀和铁钳,机舱高温高湿噪声大,一般人待一两个小时就难以忍受。那会儿,我寻思干两年就回家,但是干着干着就舍不得走了。”他说。
为啥舍不得?老兵咧嘴一笑:“一想到我们这第一茬人干的是开创性工作,要写进单位历史,甚至要载入海军历史,就干劲十足,就想一直往前冲。”
只要不出海,这名42岁的老兵通常清晨5点起床,在战友们出操前已经跑完10公里。他说:“长时间出海,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根本扛不住,还谈什么打得赢?”
那一年,张强随艇在深海大洋执行任务。八一建军节当天,艇上举办“矢志奋斗强军、建功深海大洋”主题活动。张强身披“优秀战位”绶带,心中无比激动。
张强将自己的军旅生涯划成两段:过去25年是“上半程”,已经画上句号;剩下5年是“下半程”,需要重新起跑。他说:“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每一名军人的军令状,我要做更多事,扛更多责任,争取不留遗憾。”
凝视老兵黑黑的脸庞、憨憨的笑容,记者知道,这是心里有阳光的人才有的达观。水下看不到阳光,若是心中没有阳光,又该如何度过寂寞又危险的潜航?
因为眼中有目标,所以身高一米八多的他钻舱底、抠缝隙,被设备刮得浑身伤口,洗澡疼得不行,也并不觉得苦。
因为心里有阳光,他大半夜骑上自行车,第一时间跑到船厂排除装备故障,也没有喊过累。
因为肩上有责任,他直接把床铺搭在机器旁边,对每个阀门、每项指标进行全时监控、反复检测,也不觉得烦。
张强粗实的大手上,藏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没啥,就是一次执行任务,我检查发现给水泵出了故障。情况紧急,来不及戴隔热手套,我就光着手拧住了高温阀门,手上烫得全是泡,现在还有疤痕。”老兵轻描淡写地说。
当初,为了尽快掌握新装备性能,张强白天爬舱室、摸管路、查设备,晚上学专业、记笔记、画图纸。正式接艇前,他已经写下近30万字的学习笔记,整理出数十张图纸,为新装备使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令张强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那次极限深潜实验。清理舱底、检拭设备、打压管路……潜艇极限深潜所考验的设备,绝大部分在机电部门。为了确保各设备平稳运行,张强和战友提前数日开始准备。
下潜,下潜!随着深度越来越大,艇体被压得嘎嘎直响,但全艇官兵镇定自若、精准操作,一米一米稳健下潜,最终创造了该型潜艇首次潜至极限深度的纪录。
一次次下潜,一回回远航,张强和战友们创造了数十个“首次”和“第一”,该型潜艇快速形成战斗力。
这几年,张强所在艇员队又担负起接新装任务,他的岗位也从辅机技师调整为汽轮机技师。“赶上了海军快速发展的好时代,我很自豪,但更有压力!”他感慨道,“新装备科技含量更高、操纵要求更高,艇上每个人都必须努力成为学习型、智能型、专家型的综合人才,我只能加紧学习、加倍努力。”
空军一级军士长冷杰——
雷达精兵的忠诚守望
■徐梦玥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雷达兵冷杰眼睛不大,黝黑的瞳仁射出一股敏锐的亮光。
新型雷达静静矗立山巅,像个稳重的哨兵,瞭望着祖国的空天。雷达方舱内,小小屏幕前,只见冷杰眼珠灵动,指尖轻击,在星罗棋布的电磁回波信号间“驭波锁敌”。
迅速判定、及时上报,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转瞬分出高下。在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战友们都说,一级军士长冷杰有双“火眼金睛”。
那年冬天,19岁的冷杰参军入伍。经过新兵连、专业学习后,他来到某高山雷达站,成为一名雷达操纵员。
多年以后,冷杰作为全旅“首席教练员”站上讲台。宽敞明亮的网络训练室里,人头攒动,不时有参训学员拉个凳子坐到“冷教官”身边。此情此景,冷杰不禁想起自己第一次坐进雷达方舱的情形——
舱内狭小闷热,坐在席位上的班长双目紧盯屏幕,身体微向前探,双手运指如飞。
冷杰坐在班长身旁,瞪大了眼睛。很快,他发现班长耳后的汗淌到脖颈。那时,操纵员头戴老式耳机,听筒处有厚厚一圈海绵。
不一会儿,海绵吸饱了汗水,微微向下滴落……冷杰终于知道,班长耳朵上的小红疹是怎么来的了。
不知翻烂了多少张测报纸,推演过多少遍航线,喊哑了多少次嗓子,上等兵冷杰终于捧回军旅生涯第一张奖状——专业比武第三名。从那以后,“冷杰”这个名字便常常出现在雷达操纵员比武的光荣榜上。
那年隆冬,冷杰正在雷达方舱值班。突然,他从屏幕中密密麻麻的亮点里,发现一批可疑的信号。当时,兄弟雷达站的值班员都没有给这批空情定性。
冷杰综合气象条件、回波特征和活动轨迹后,初步研判:该目标是一架飞行器。请示指挥员后,他果断上报。
后来,冷杰得知,该目标是上级为检验部队战备状态而起飞的一架战机。由于冷杰反应敏捷和处置果断,受到上级通报表彰,荣立三等功。
那年,部队雷达操纵员专业增加了高级军士的编制。赶上部队改革发展转型期,冷杰工作起来更有盼头了。高标准完成空情保障任务的同时,他积极探索更科学高效的战法训法。
3年后,又是一个冬天,通过本级和上级的多轮考核后,冷杰从数十名骨干中脱颖而出,迈入高级军士行列。
身在一线,冷杰亲历和见证着“大国之眼”不断突破探测的精准度,拓展预警的距离,穿透电磁迷雾、洞悉战场的能力越来越强。
该旅训练科裴科长说:“组训时,冷杰提出的问题短板总能切中要害,因为他一直往前看,一直在学习和思考的路上。”
“面对新体系、新装备,再老的兵也没有老本可吃。”如何探索新体制下的技战术方法?新装备运用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一个又一个问题,占据了这名老兵的脑海。
那年,冷杰的研究成果在相关部队战训实践中广泛推广,大大提升了情报优质率。
如今,45岁的一级军士长冷杰,仍然坚守在高山之巅。26年光阴轮转,通往雷达站的那条土路,已建成水泥盘山路;宿舍的小平房,早升级成了既有网络训练室又有健身房的三层楼;雷达装备更是换了一代又一代……
“攻下”最新型雷达装备,是这名老兵给自己定下的又一个目标。冷杰仿佛回到了“兵之初”的状态,和年轻官兵一起抱起厚厚的理论手册苦学。
一个个寂静的深夜,老兵与书为伴。躺下后,他还要把知识点在脑海里再过一遍,方才安然入睡。
“多学一些,再多学一些,才能知道自己还有多少不知道,才能跑到对手的前面。”冷杰说。
从军26年,除了2次赶上8月份休假,冷杰在战位上度过了24个建军节。再过3年,他将亲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时刻。他说:“这是军人的荣耀,更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使命。为了这个目标,我必须冲起来,倾尽所学、燃尽所能!”
火箭军一级军士长吴涛——
导弹尖兵的砺剑初心
■岳小林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火箭军某旅某营,记者见到了一级军士长吴涛。
有人说他“狠”,有人说他“轴”,而在老兵自己眼中,他只不过是戈壁上一棵执着的白杨,永远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大漠盛夏,黄沙漫卷,一场对抗演练剑拔弩张。装备故障、通信中断、号手“伤亡”等特情接踵而来。只见,瘦长挺拔的发射架指挥长吴涛临危不乱,带领班组成员见招拆招。不久,一声巨响震彻戈壁,他们再次赢得胜利!
连续18年担任专业“四会”教练员,连续8年被评为一级操作号手,在各项比武竞赛中获奖20余次,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细数一路走来取得的成绩,吴涛对军旅生涯中几个特殊的建军节记忆犹新——
2005年建军节当天,吴涛从领导手中接过专业比武第一名的奖杯和证书,激动得红了眼眶,那是他从军以来第一个“第一名”。
10年过后,吴涛作为技术把关人随队征战高原,经过一系列准备和测试,“大国长剑”于当年8月1日在高原倚天出鞘。
去年八一建军节,妻子梅顺花被驻地评为“新时代最美军嫂”,她对吴涛说:“你专心练兵备战、我操持好小家,我们一起为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光阴荏苒,军旅岁月给吴涛的脸上刻下几许沧桑,但他从军报国的初心和对导弹事业的热爱从未改变。
1998年夏天,吴涛的家乡武汉遭遇特大洪水。看到解放军不顾个人安危抢险救灾,他的内心深受触动。第二年,他如愿穿上心心念念的军装,来到导弹部队。
人员定岗定位时,由于某专业内容最多、难度最大,许多战友都有畏难情绪。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吴涛主动请缨,挑战这个难关。
送长剑飞天,是每一名导弹兵的梦想。为了这个梦,再高的“山”都值得咬牙去登。装备列装后,吴涛抓住机会在跨区驻训、装备首检中提高本领。第一次完成实弹发射的那个夜晚,笑容和眼泪同时浮现在他脸上。
那年,在军事技术大比武赛场上,26岁的吴涛夺得导弹控制专业组第一名。就在大家认为这名导弹尖兵可以“歇歇脚”时,吴涛却开始为自己极限加压。
如何把“大国长剑”的制胜“剑法”练到极致?吴涛明白,除了下苦功,没有捷径。每天完成实装操作训练后,他就在学习室地板上摊开图纸,反复默画每个线路、每条油路。后来,大到液压油阀,小到一个电阻,他都能“一口清”“问不倒”。
随着装备智能化、信息化、体系化程度越来越高,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加速转变,吴涛时常感到焦虑。
一次讨论交流中,他率先发言:“身处改革强军坐标系中,每个人都要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只要全力以赴,一定能大有作为。”
不到半年,吴涛就以优异成绩通过操作新装备的各项考核认证,实现“二次破茧”。
一次新装备实弹发射,吴涛负责操作把关。号手按下点火按钮后,导弹却毫无反应。危急关头,吴涛判断:“我们的操作没问题,发射车也没问题,应该是装备某个元件出了状况!”
随后,专家们“会诊”发现,确实是导弹上一处元件偶发故障。“我是技术把关人,我上!”吴涛当即请战。凭着过硬技能,他及时完成故障元件更换。而后,导弹一飞冲天,准确命中目标。
“尖兵”重回“巅峰”,战友们纷纷向吴涛投来赞许的目光,他却把眼光投向更远的地方:“必须尽快带出更多导弹操作号手,实现战斗力提升的最大增量。”
这些年,在吴涛的培养帮带下,很多骨干取得发射架指挥长资格。随着越来越多的徒弟能够在战位独当一面,已经不再年轻的吴涛拼劲不减。去年,他晋升为一级军士长。
今年建军节前夕,吴涛再次申请带领班组参加任务值班,以奋斗的常态、昂扬的姿态、冲锋的常态为建军97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