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营观察丨军士教员的自我超越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谢 安 喻润东 廖晓彬 责任编辑:王韵
2024-04-29 06:29:54

军士教员的自我超越

■谢  安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喻润东  廖晓彬

夜深了,第73集团军某旅教导队备课室内,教员、一级上士俄比拉布正在拆封一份特殊的“礼物”。他缓缓打开手中精美的聘书,一行字映入眼帘——

“兹聘用俄比拉布同志为东部战区陆军特聘政治教员……”

呼吸急促起来,俄比拉布内心激动难掩,过往回忆涌上心头。正是在这间备课室,他完成了从“武教头”到“文教员”的跨界尝试。

俄比拉布是该旅小有名气的“金牌教练员”——圆满完成15次重大教学任务、27次重难点课目示范,也是多个实战化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但当他得知自己被推荐参加上级组织的政治教员比武时,却挠起了头。

“训练课目教学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前者侧重技巧示范,后者侧重启发思想……”俄比拉布深知,此前的教学经验很难提供参考。

“去拼一把,还是申请退出?”俄比拉布一遍又一遍扪心自问,得到的答案始终如一——迎接挑战、从头学起。

为强化理论功底,俄比拉布每天深研课题教案,背诵、积累大量相关资料;为优化说理逻辑,俄比拉布尝试自述体会,用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增强说服力;为调动课堂氛围,俄比拉布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表情、动作,构思互动情节,让授课方式更加多样……

挑灯钻研的深夜时光,记录下了俄比拉布每一段努力。

站上政治教员比武的舞台,俄比拉布充满信心。最终,经过层层选拔,他以微弱优势胜出,成为上级特聘政治教员。

第73集团军某旅教导队教员俄比拉布训练场景。图为跨越障碍。

回想起自己入伍以来的经历,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放牛娃,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该旅专业课目教学负责人;他更想不到,自己能从一名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士兵,成为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述强军故事的政治教员。

俄比拉布坚信:“只要勇于自我超越,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大凉山的孩子遇到7名老兵——

“伸向我的援手,每一双都充满爱的力量”

老虎,是彝族的精神图腾。彝语中,“拉布”正是老虎的意思。

出生在大凉山深处的俄比拉布,曾是众多放牛娃中的一员。2006年,俄比拉布第一次走出大山,报名参军。

新兵生活一晃而过,俄比拉布满怀憧憬下了连。卡车缓缓停下,新兵下车整队,老兵们已在寒风中整齐列队,欢迎新战友入营。

“俄比拉布!”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俄比拉布迅速回头,眼前是一张黝黑朴实的脸膛。班长陈洪宾走到俄比拉布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弯腰帮他拎起行李。其他战友站在一旁,鼓掌欢迎他的到来。

看着班里7名老兵脸上洋溢的笑容,俄比拉布忽然有了一种“到家”的感觉。随之而来的训练生活中,老兵们为帮助他进步,费尽了心思。

身形瘦高的俄比拉布,四肢力量不足,步兵战术、手榴弹投掷等训练课目刚过及格线,远未达到班里的平均水平。训练成绩不见起色,让俄比拉布有些羞愧,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班里的老兵,每个人都是连队名列前茅的训练尖子。副班长杨老相,最擅长的课目是武装五公里越野,18分32秒的成绩,让俄比拉布望尘莫及。

杨老相当起了俄比拉布的“耐力训练师”,每天带着他冲圈加练,一有空就拉着他做力量训练……

7名老兵,每个人都为俄比拉布“开小灶”,并在自己擅长的课目上充当俄比拉布的“及格参考线”——“跟上老兵,才算达标”。在“强训特训”的同时,老兵们也如兄长般,细致入微地关心俄比拉布的生活,补充营养、保证休息。

日复一日严苛地训练,老兵们担心俄比拉布吃不消,私下聊天时,问过俄比拉布的想法。俄比拉布的回答让老兵们有些意外,他非但没有怨言,反而觉得自己很幸运。俄比拉布说:“大家对我好,才会带我一起练。”俄比拉布知道,自己要补的短板太多,只有“早起”、学会“先飞”,才能迎头赶上。

信任的力量不断萌发,追赶的脚步愈发坚实。在7名老兵的倾力相助下,俄比拉布进步越来越快。他们像是一块块“磨刀石”,将俄比拉布一点点打磨成一柄“利刃”。

“伸向我的援手,每一双都充满爱的力量。在每个训练课目上,我能清楚地看到要达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如今,回忆当年的“淬炼”,俄比拉布依然觉得自己十分幸运。他也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

从“合格兵”向“武教头”转型——

“教人武艺、带出好兵,先要贴近心用真心”

入伍第二年,俄比拉布因训练成绩拔尖参加了教导队集训,也萌生了继续留队的念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员,俄比拉布必须在全程实行末位淘汰的集训中保持前列,才有机会留队任教。

俄比拉布的第一关,是从学普通话开始的。刚进教导队,俄比拉布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短板依然存在,由于吐字不清、发音不准,教学用语的表述自然也不连贯。

为了方便自己背记,俄比拉布准备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训练口令。他在小册子上逐一标注汉语拼音,随时补充常用字词,辅助学习记忆。那段时间,俄比拉布一直贴身携带,只要有空就拿出来,对照拼音不断复述口令。

克服“语言关”的同时,俄比拉布积极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战友请教。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教学方法,还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令大家信服。

几个月后,俄比拉布各项成绩名列前茅,这个初入军营的彝族小伙,完成了从“合格兵”到“武教头”的转型。

多年在教导队带教学员,俄比拉布带出了全旅一半以上的班长。问及带教秘诀,俄比拉布坦言:“教人武艺,先要贴近心用真心。”

2022年底,新排长杨振晏与俄比拉布在教导队重逢。两年前,杨振晏正是在俄比拉布的帮带下成功提干。

在杨振晏遇到俄比拉布之前,他已经是连队的射击“苗子”,各项训练成绩排在前列。因此,杨振晏刚入伍满一年就被送入教导队学习。由于相似的集训经历,俄比拉布很早就开始关注杨振晏。

那年,集团军组织“枪王”集训,杨振晏第一个报名参加。考核时,由于心态的不稳定,他在教导队第一轮选拔中遗憾败北。第二轮、第三轮再战,均遭淘汰……

回忆起那段时光,杨振晏唏嘘不已:“有时候盯着手里紧握的枪,我都会怀疑自己还会不会射击。”

在杨振晏灰心丧气的时候,俄比拉布伸出了援手——“你的问题不是欠缺射击技巧,而是心理素质不过关!”

“你经受一次打击后,心态就发生了变化……所以你要练的不是射击技巧,而是练‘心’!”

为帮助杨振晏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俄比拉布在据枪瞄准环节不断加大外部干扰,为杨振晏制造训练难度。杨振晏不仅要在剧烈运动后,尽快调整呼吸,还要面对突然袭来的声、光、电干扰,尽全力保持射击的稳定性。

在俄比拉布的“特训”下,杨振晏逐步重拾信心,练就了“眼到手到、枪响靶落”的真功夫。

2019年,杨振晏参加集团军步枪综合比武,总分第一,荣立个人三等功。第二年又被集团军评为“枪王”,随后成功提干。

入伍18年,俄比拉布先后带出400余名班长,其中22人立功,15人提干,一大批骨干人才在不同岗位当主力、挑大梁。

拿手的教学套路为啥“折戟”——

“要教出会打仗的兵,必须先用实战要求检验自己”

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俄比拉布说:“能尽早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不断完善自我,突破极限。”

那年,作为该旅改革调整后的首批教练员代表,俄比拉布前往集团军参加教学比武。此刻,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俄比拉布并不知道,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教学模式老套,没有紧贴实战要求!”考核组的评语,刺痛了俄比拉布。那次比武,俄比拉布连初选都没过。

当天晚上,俄比拉布在房间里,望着天花板,彻夜难眠。

“要教出会打仗的兵,必须先用实战要求检验自己!”俄比拉布下定决心,要从挫折中奋起。

不久后,旅队接到参加上级装备保障比武的通知。因新式装备列装,相关领域急缺精通专业的综合教练员。旅领导点名让俄比拉布带教集训,并以此为契机,抽组各专业尖子,相互学习比拼。

“要去,还要完成得出色!”俄比拉布对自己说。

一个月的时间,俄比拉布利用训练间隙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学完了3本专业教材和相关车型的操作手册。在随后与专业尖子的学习比拼中,俄比拉布“贪婪”地吸收各种知识,努力将多个专业融会贯通。

针对考核员设置的专业车辆故障排除、非整百米射击、战斗体能等多个实战应用课目,俄比拉布作为教练员,带头组织研训,并以集训第一的成绩,被选送到上级参加比武。

比武当天,小雨淅沥。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前面多名选手都没能顺利通过。轮到俄比拉布上场,他凭借过硬本领顺利完成任务。最终,俄比拉布夺得比武4个单项第一、总评第一的成绩。

图为带队行进。

载誉归来的俄比拉布,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不仅大量阅读专业书籍,不断填充知识空白,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摸索教学方法,从紧贴实战的角度提炼创新战法。

次年6月,东部战区陆军组织教学法考评,他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8月,担任陆军某任务训练教员,取得某课目训练第一名;11月,担任新毕业军官集训队总教练员,带队取得集团军第一名的佳绩。

紧盯未来战场,加速能力跨越,俄比拉布转变的背后,不仅是思维模式的革新,更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当每一次机遇与挑战同时来临,俄比拉布总是选择张开双臂,于风暴之中寻找自我突破的机会。

又到深夜,营区里静悄悄。俄比拉布推开学习室的门,那盏台灯又亮了起来……

成长横切面

“凭什么我不行”

■刘  朋  冯  杨

“凭什么我不行!”每当看到日记本中的这句话,中士吴文斌都会想起刚到教导队参加预提指挥军士集训的日子。

通过自己的努力,吴文斌成功入围预提指挥军士集训名单。来到教导队后,吴文斌发现身边高手如云,一时间压力倍增。

图为锻炼体能。

第一次武装五公里越野的摸底考核开始了,吴文斌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一声令下,吴文斌一下子冲了出去,紧紧咬住前几个人。

可刚跑完一半,吴文斌就感觉跟不上了。看着自己接二连三地被其他人反超,吴文斌心里乱作一团,“使不完的劲”变成了“使不出的劲”,逐渐落在了最后。

当晚,理论考核又给了吴文斌一棒——成绩排名近乎倒数。

“体能不行,理论也不行?”教员对吴文斌产生了质疑。吴文斌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强烈的挫败感让他从嘴角挤出一句:“要不,我还是申请离队吧。”

夜间查铺时,俄比拉布注意到了辗转反侧的吴文斌,便上前询问情况。了解来龙去脉后,俄比拉布给吴文斌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刚来部队时,我又黑又瘦,加上语言不通,性格内向,一度情绪低落,总觉得自己啥都干不好……”

得知班长也曾经历过自我怀疑的低谷,吴文斌心里突然想通了什么。“多数学员都会出现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影响成绩的现象。放平心态,认真训练,过段时间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行吗?”看着俄比拉布,吴文斌问。“你应该问自己,凭什么我不行!”看着俄比拉布坚定的眼神,吴文斌心里生出了一股劲儿。

第二天雨过天晴,吴文斌重拾信心,全身心投入训练。“凭什么我不行!”这句话也被吴文斌写进日记本。

从那以后,吴文斌的点滴进步,俄比拉布都看在眼里。每隔几天,俄比拉布就去找吴文斌谈心。聊天过程中,俄比拉布也在思考:“吴文斌的身上,还有哪些其他优点和特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俄比拉布发现吴文斌无人机操作技术好,方向感也很出色。几次观察下来,他愈发确定吴文斌在无人机操作方面有潜力。

“你看,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常常大显神威。只要你好好学,一定会大有作为。”俄比拉布鼓励道。吴文斌也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挑战。

随后的日子里,俄比拉布除了不时给吴文斌带来关于无人机操作的理论书籍,还鼓励他报名参加无人机专业培训,向无人机操作手转岗。此后,吴文斌在无人机操作手集训中获评“优秀学员”,并被选为集团军无人机操作手教员。

在俄比拉布的教学经历中,像吴文斌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许多战友都说,是俄比拉布的循循善诱,让自己坚定了军旅之路的信心。

(图片由宋泽家、吴永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