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老兵王登桂:“这份情谊让我感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滕 责任编辑:王一亘
2025-04-12 07:23:46

“来中国参加过飞行员培训的古巴老爷爷”的故事,牵出老兵王登桂的回忆——

“这份情谊让我感动”

■李 滕

王登桂近影,他手中所持照片为1962年与原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部分领导、古巴学员领队合影。李滕摄

1962年,在原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参加培训的古巴学员与校领导、教员合影,一排右一为王登桂。受访者供图

近日,“来中国参加过飞行员培训的古巴老爷爷”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许多网友被故事背后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中古情谊深深打动。从网络上看到相关报道时,96岁的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五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王登桂在其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照片,那是当年古巴学员在原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培训时的合影。作为合影中的一员,王登桂也珍藏着这张照片。翻出照片,王登桂心绪起伏,那些记忆深处的往事,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20世纪60年代初,古巴急需培养一批飞行员,以建设独立自主的国防力量。在中古两国领导人的关怀下,1961年9月,223名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人经古巴空军选拔,被派往中国学习飞行和飞机维护技术,成为1960年中古建交后最早到中国留学的学生群体之一。其中,106名地勤技术员在位于辽宁沈阳的原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完成培训。

王登桂当时担任该校外训大队大队长,负责学员食宿、教员课程统筹安排、翻译管理及相关事项的协调工作。“沈阳冬天的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对来自热带地区的古巴学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王登桂回忆,为了让古巴学员尽快适应寒冷的天气,培训期间他始终坚守在训练一线,每天天不亮就带着大家出操锻炼。考虑到古巴学员的饮食习惯,王登桂特意组织炊事班学习烤面包,根据需求调整饭菜口味,让大家吃得舒心。夜里听说有学员发烧,王登桂赶紧准备药品,第一时间送去。

作为外训大队大队长,王登桂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他给自己定下“思想过得硬、技术过得硬、作风过得硬”的工作标准。“当时我们组织学习训练,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执行,不管工作多么复杂,从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我此前参加过专门培训,擅长飞机仪表调试维护。大队长的职务虽然是管理岗,但学员有需要的时候,我还可以力所能及提供一些指导。生活方面,外训大队的干部都坚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展现中国军人良好形象。”提起“三个过得硬”工作标准,王登桂一一解释道。

每名学员的训练基础不一样,为统一学习训练进度,王登桂在外训大队发起“互助小组+针对性帮扶”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先由学员自发成立互助小组,相互取经共同进步。对仍存在短板的学员,教员和翻译主动开展针对性辅导,让学员把技能掌握得更扎实。”王登桂说。

“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战友。”除了那张集体留影,王登桂还珍藏着一张与学校部分领导、古巴学员领队的合影。看着照片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谈及在媒体上看到10余名曾赴中国留学的古巴退役飞行员及家人相聚在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共庆元宵佳节的新闻,王登桂十分感慨。“一晃60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当年学员们完成学业踏上归途,本来都已经登车了,发车前又几次从车上下来,和我们拥抱告别,当时大家都掉了眼泪。”说到这里,王登桂声音有些哽咽,“他们还记得中国,还记得我们,这份情谊让我感动……”

如今,耄耋之年的王登桂身体硬朗,坚持看新闻读报纸,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今年是中古建交65周年,希望我们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希望两国的友谊之树常青……”王登桂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