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超越自我!听听他成长为“进步之星”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黄博晟 孙兴维 胡璞 责任编辑:孙悦
2024-10-09 07:10:58

超越自我,荣膺“进步之星”

■黄博晟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今年海训的‘进步之星’是王越。”前段时间,海军某旅某连召开驻训总结会,这是下连以来,列兵王越第一次因为训练表现突出受到表彰。

入伍前,王越身体素质偏弱,从小没吃过什么苦。下连后,由于训练强度加大,他开始承受不住了——跑不完的5公里、拉不完的单杠、爬不完的战术、站不完的军姿,换来了一个个浑身酸痛的夜晚,还有徘徊在及格边缘的考核成绩。

渐渐地,王越对训练产生了厌烦情绪,变着法儿偷懒让自己轻松一点,干其他工作也同样提不起劲。今年海训前,连队干部骨干对王越充满了担心:他能坚持下来吗?

海训正值盛夏,头顶烈日暴晒,对官兵意志品质是不小的考验。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王越一个课时都没落下,还从一个“旱鸭子”一路过关升级,攻克了赤臂蛙泳、武装泅渡等课目。

王越为什么像突然变了一个人?这要从一次典型事迹报告会说起。

那天,该旅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中士柴金鹏胸前佩戴两枚三等功奖章,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原来,柴金鹏下连之初也和王越一样,在同年兵中并不突出,但他从不气馁。一次伞降实跳,由于气象突变,柴金鹏着陆不稳,左脚脚踝粉碎性骨折。

听到这里,王越心想,柴金鹏的训练积极性一定会遭受打击。没想到,柴金鹏一出手术室就着手复盘跳伞训练情况,分析自己着陆受伤的原因,思考正确的应对方法。受伤非但没有让柴金鹏受挫,反而激励他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靠着这股劲头,柴金鹏一步步成长为训练尖子,两次荣立三等功。今年,他作为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对象被军校录取。

柴金鹏的故事给了王越很大触动:“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忍受辛苦。就像一粒沙要变成光彩夺目的珍珠,就必须在蚌壳内经受无数次打磨。”

报告会后,王越一改往日消极训练的态度,开始“默默努力”——增强体能、提高耐力、锻炼爆发力。虽然半夜经常被肌肉酸痛弄醒,但在他的心里,这些辛苦不再是辛苦,而是促进自身能力提升的“营养剂”。

说回海训,王越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从零开始学游泳——脸庞被晒得黝黑,皮肤被灼得刺痛,因长时间划臂蹬腿,四肢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我心里有过动摇,但从没想过放弃。”每当疲惫不堪时,王越心里总会冒出一个响亮的声音,让他继续咬牙坚持。

200米、400米、800米、3000米、5000米……王越在坚持中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刷新游泳个人最好成绩,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这就是海训结束后,他被评为“进步之星”的原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汗水不会白流,努力也不会白费。海水很咸、太阳很毒,但超越自我、收获成长的感觉真好!”王越说,经过这次历练,他今后不会再怕吃苦了,更加坚定了努力方向。

编辑感言

多一些“自找苦吃”的精神

■胡  璞

“吃苦有必要吗?”

今年夏天,一部电影的上映让这个问题引发热议。这些年,关于“吃苦”话题的讨论,在部队官兵中间也时有出现: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吃苦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吃苦”。在编者看来,在当今社会生活条件下,“吃苦”主要是指经历困难和挑战的磨砺,‌培养强大的意志品质、‌抗挫心理以及适应复杂艰苦环境的能力。

军人生来为战胜。通向胜利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布满荆棘和坎坷。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畏葸不前,谈什么精武强能、履行使命?如果遭遇一时挫折就犹疑退缩,谈什么挺膺担当、强军兴军?选择决定结果,很多失败从选择放弃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应该看到,有些地方青年从小在蜜罐里长大。参军入伍后,他们中的个别人吃不了练兵备战的苦、受不了执行任务的累,有时还会因为一些战友之间再正常不过的“磕磕碰碰”想不开,动不动就“打退堂鼓”。这种表现,可能连一名合格的军人都算不上,更遑论扛起如山的责任。

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请相信,那些打不倒你的困难,终将使你更强大。越是急难险重的任务,越能锻炼意志品质、增长能力素质。借用金一南教授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奋斗》演讲中的一段话:做难事必有所得。哪怕干砸了、干失败了,也是收获,也比不做收获要大。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对于军人而言,并不存在“有没有必要吃苦”,而是“必须吃苦”。特别是青年官兵,还要有一种“自找苦吃”的精神,主动把矛盾困难、挫折失败、艰苦环境、棘手工作、急难险重任务甚至委屈,作为砥砺自己的“磨刀石”,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在经风雨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锻造成坚硬的钢铁,这样才能适应各种极端条件、应对各种未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