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中尉机械师袁文希——
担起机务重任 托举战鹰高飞
■郭 鹏 齐呈荣
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中尉机械师袁文希开展机务保障任务。齐呈荣摄
军歌嘹亮。在热烈的掌声中,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中尉机械师袁文希健步走上颁奖台,从团长手中接过机务实操比武一等奖证书。
机务法规比武第一名、实操比武飞参判图第一名……两年间,多项荣誉见证着袁文希的成长。
2021年,从渤海湾畔踏入太行山麓,袁文希心中的“星辰大海”好像变模糊了——从此,他成为一个看不见大海的海军航空兵。那段时间,袁文希总是提不起精气神。这一切,都被中队长任彦龙看在眼里。为了让袁文希尽快融入战位,任彦龙带他来到机务兵的“战场”——外场保障一线。
机场跑道旁,一名老兵的身影引起袁文希的注意。老兵时不时抬头看天空,扭头观察滑行跑道,注视战机飞行起落……他的领口上一级军士长的领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瞩目。
“这是机务兵的常态,也是机务兵的幸福。”那天,袁文希看到与梦想中的海蓝同样珍贵的颜色——天蓝。也是在那天,他找到了逐梦的方向——担起机务重任,托举战鹰高飞。
然而,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务保障人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相关保障书籍就有600多页,还有数不清的复杂结构图、公式和数据,并且放单笔试成绩需要达到90分以上。
为了学好基础理论,袁文希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4个字:“天道酬勤”。短短一个多月里,他记下3本笔记,专业书籍被翻得卷了边。
书越“啃”越薄,技能越练越精。飞机近千个核心零部件参数,硬是被他牢牢记在脑子里。最终,袁文希顺利通过考核,拿到外场机务保障的“入场券”。
然而,一次外场机务保障任务给他浇了一盆“冷水”。飞机发动机内部管道密布,袁文希缺乏实操经验,忙碌了半天,还是未能完成保障任务。
能力短板,只有通过千锤百炼才能补齐。从那以后,袁文希不放过任何外场实操机会,钻发动机舱、爬机腹……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练强实操本领。“这个小伙子能吃苦、有钻劲,以后必定大有作为!”看到袁文希的能力快速提升,任彦龙倍感欣慰。
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生命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誓言,凝结在每架次战机保障中,也凝结在“甘做天梯托骄子,誓做战鹰守护神”这句口号里。
去年冬天,在一次飞行检查中,袁文希发现主机轮胎下方卡了一块石子,经检查发现轮胎磨损超过规定值,要想排除故障必须更换机轮。
“不能让故障过夜。”袁文希脱下手套,马上组织机组人员开始排除故障。更换机轮属于大项维护工作,加上天寒地冻,结冰的螺丝不好拧,待故障排除后,袁文希的双手已经冻得发紫。不放心的他,又趴到其他轮胎周围检查了一遍。
今年初,袁文希迎来新的挑战——参与修订某型运输机空中特情紧急处置预案。遇上空中特情怎么处置,碰上复杂天气怎么应对……为确保空中特情紧急处置预案覆盖全面、流程清晰,袁文希带着任务机组预想各种问题隐患、逐一展开风险评估、修订预案措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成为机务兵,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袁文希匆匆奔向战机的背影,也回答了他口中的幸运——其实,每一架次战机的安全飞行都是他的勋章。
守望,守的是一份伟大的事业,望的是一个壮丽的梦想。担任机械师2年多来,袁文希托举战鹰安全飞行700多个小时。今年6月,少尉军衔已满2年的袁文希顺利晋升中尉军衔,看着肩膀上两颗金灿灿的五角星,他的眼神里写满了信心与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