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司机高宏宝——
干工作要做“火车头”
■赵 健
高宏宝在工作中。 高琳琪摄
月色如洗,雄阔的天山山脉如一条巨龙,盘踞在苍茫戈壁。“呜——呜呜呜!”一长三短的鸣笛声响起,另一条“龙”从远方呼啸而来。
“司机长,风力监测设备报警!瞬时风速接近42米每秒,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时间指向凌晨3点,一辆列车的驾驶室里,副司机向司机长高宏宝报告。
“这30里风区脾气怪啊!”高宏宝眉头一皱,“这个季节不该有这么大的风。”
列车的震动比刚才更明显。通过无线电波,高宏宝沉稳的声音传入乘务人员耳中:“目前列车进入强风路段,时速降至45公里每小时,预计12分钟抵达前方停车避风区……大家务必坚守各自岗位,关注乘客安全,遇有异常,立即报告。”
南疆铁路上,由新疆吐鲁番至库尔勒的这段“吐库二线”,与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司机高宏宝是“老相识”。1974年,4岁的高宏宝跟随父母一路西行,从老家陕西西安来到乌鲁木齐小镇鱼儿沟。“那年南疆铁路刚刚动工,最先修建的就是这段铁路。我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当时响应全国铁路系统支援大西北铁路事业的号召,第一批入疆。”高宏宝说。
一家人安顿下来后,还没上学的高宏宝几乎天天从职工生活区跑到附近的工地,看工人师傅如何施工。有一天,他从几名工人师傅口中得知,为了修南疆铁路,已经有3个师的铁道兵入疆,还要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调1.5万人配合施工。
“党让干啥就干啥”“咱们国家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高宏宝说,从几位工人师傅的聊天中,他隐约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带着全家来到这个艰苦偏远的小镇,为什么工地上总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1993年从新疆军区某部退役后,高宏宝被分配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南疆铁路临时管理处库尔勒机务段工作,在鱼儿沟站当内燃机车学员。当时,库尔勒机务段承担吐鲁番至库尔勒的铁路输送任务。看到火车司机们身着统一制服、头戴大檐帽整齐列队的身影,高宏宝好像回到魂牵梦绕的军营。“当兵要当排头兵,干工作要做‘火车头’。”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成为高宏宝的志向。
打铁还需自身硬。向梦想奔赴的过程中,高宏宝一有时间就捧起专业书籍,学习列车牵引相关知识,机车整备场常常出现他进行故障处置练习的身影。不到两年时间,高宏宝从同批46名学员中脱颖而出,被选拔为副司机。1998年,28岁的他成为库尔勒机务段最年轻的司机长。
驾驶室挡风玻璃外,狂风渐渐平息下来,列车驶入避风山谷。“检测设备的同志请注意,按应检尽检原则做好检测,全力保障行车安全。”列车停稳后,高宏宝再次发出指令。
“安全”,是高宏宝部署工作时的高频词。他在20余年写下的250余本“司机手账”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是“安全”。
2014年底,南疆铁路正式进入电气化时代。从内燃机车到电气机车,工作环境大大改善,操作更加简单便捷,高宏宝却时常提示大家:“火车再先进,不也得顺着铁轨跑?”
从吐鲁番至库尔勒的这段铁路,最大坡度约有13‰,对列车安全行驶提出挑战。依托“司机手账”中高坡区段行车的相关记录,高宏宝将不同车型易发生“行车冲动”的点位一一标记在地图上,综合地形、气候等因素反复摸索试验,总结出一套“高坡区段旅客列车平稳操纵法”。根据这套操纵法,只需将长约1尺的“平稳操纵验证棒”立在列车指定位置,即可验证车体局部平稳性,进而计算并判定“行车冲动系数”是否符合要求,最大限度保障行车安全。
“安全是铁路行车的前提,责任心是把好安全的关键。”在安全行车领域不断深耕的高宏宝,总结出的那套“高坡区段旅客列车平稳操纵法”在全国铁路系统推广和使用。2015年,高宏宝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司机长,列车供电系统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司机长,经监测站和我风力监测设备勘测计算,车外风力降至33米每秒,是否发车,请指示!”
“呜——”机车发出一阵长鸣。像是在漆黑中撕开一道口子,列车驶出山谷时,远方露出鱼肚白。
驾驶室里,高宏宝双眼直视前方。天色越来越亮,沿途的骆驼刺由黄返绿。他这个“火车头”牵引起一节节车厢,护送着旅客,驶向充满希望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