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红色记忆|黄作梅:为新中国外交和新闻事业死而无憾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旭 责任编辑:杨红
2021-06-10 10:42:36

黄作梅:为新中国外交和新闻事业死而无憾

新华社记者 王旭

1955年4月11日傍晚,一架飞机在马来西亚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海面上空爆炸起火,机身坠入海中。机上参加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和随同采访的中外记者11人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遇难者中包括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

个人的牺牲就是牺牲小我

“他走之前就是嘱咐我照顾好家里,照顾好孩子。”92岁的雷善儒是黄作梅的夫人,66年前黄作梅与她告别的情景历历在目。

1955年4月18日,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总理亲自带队参加。得知这一消息,台湾特务策划炸掉中国代表团的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对周总理实施暗杀。在出发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已接到外交部紧急通知,黄作梅等安排工作人员数次与飞机的运营商印度航空公司交涉防范飞机被破坏事宜。

“当时我意识到(有危险),但没想到那么严重。”尽管黄作梅从未对雷善儒说过什么,但她还是从丈夫出发前的一系列紧张准备中感受到一丝不寻常。“他们头一天晚上开会到12点多。具体的情况都没有说,这是保密的。”从战争年代走来,又身处当时政治环境极为复杂的香港,雷善儒与她的丈夫一样,对危险早有思想准备。

黄作梅的五弟黄作材当时也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他曾回忆说,4月10日登机前的晚上,他和黄作梅通宵未眠。在谈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时,黄作梅对其他人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共产党人就是要视死如归!”

谈到丈夫从容面对生死考验,雷善儒眼含热泪、声音哽咽:“对个人而言,从入党开始、从参加革命开始,都是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特务的目标是总理,我就拿这个来安慰自己:幸亏总理没在上面。我们个人的牺牲就是牺牲小我……”

只有理解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才能理解幸存者卡尼克当时的震撼。卡尼克当时是印度航空公司的维修工程师,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一书中回忆飞机坠海时的情景——

“当时机上有八位中国人、一位越南人、一位波兰人、一位奥地利人。我从来没有想到,普通人能以那么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面对死亡,就是敢死队员在战场上执行必死的任务,也难免有人会微露惧色。但是这些人却具有钢铁的意志。没有一个人乱动一下,没有一张面孔露出过丝毫的恐惧,他们全都正襟危坐,似乎没有注意到右边的熊熊烈火和客舱里呛人肺腑的浓烟。我从来没有见过对死神如此蔑视的人,也从未见过人类的勇气可以达到如此崇高的程度……”

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

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的黄作梅,在七七事变爆发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他积极参加香港同胞抗日爱国救亡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读书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41年6月,黄作梅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

香港被日寇侵占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活跃于香港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与香港的党组织共同营救被困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人士及盟国人员。黄作梅是国际工作小组的组长,在营救盟军人员、与盟军互通情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

抗战胜利后,按照党组织的要求,黄作梅重返香港,筹备东江纵队驻港办事处,后任办事处主任。1947年,黄作梅受新华社派遣前往伦敦,创办新华社伦敦分社并担任社长。

驻布拉格的新华社记者吴文焘在1985年曾这样描述黄作梅:“那时,他在伦敦租了间小房子,和另外两位同志在一起,以私人企业名义印发新华社每天的英文广播稿。我觉得他踏实朴素,见解深沉,工作能力强,有忠厚长者风。”“他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强调在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作,就要格外注意‘慎独’,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

1949年,黄作梅调回香港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后兼任中共香港工委负责人和中共香港工作小组组长。

作为一个革命者,对牺牲早有准备

香港九龙山林道35号,是黄作梅一家曾经生活的地方。就在今年4月,雷善儒老人在儿子黄伟建的陪伴下重回故地。

“门牌号没变,房子早已变了。”在黄伟建的描述中,原来的房子是老式唐楼,是香港民主人士借给新华社香港分社的。黄作梅夫妇及一同在分社工作的弟弟、妹妹等十几口人居住在两套小房子里,拥挤、闷热,条件十分艰苦。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香港分社从初期单一转发总社文稿到向总社发回稿件,黄作梅还常在报章上撰写社论、文章和国际评论。据了解,他在香港《文汇报》曾发表数十篇国际评论。

雷善儒告诉记者,那时候大家全部心思都是工作,每天都很忙。在她的记忆中没有节假日,黄作梅每天晚上不到12点不会有空。

黄作梅39岁的生命,贡献给了新中国的外交和新闻事业。无论在他之前还是之后,这支队伍中都不乏英勇的献身者。

雷善儒认为,黄作梅牺牲后,乔冠华和夫人龚澎写的一封慰问信最能代表那一代人的信念。信中说:“作梅终于是牺牲了,牺牲在外交战场上他的岗位上。作为一个革命者,我相信作梅在入党的时候早有准备,而且在十多年的斗争中一直是乐于为革命献出他的生命的。他死无遗憾。”

如今,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矗立着这样一座纪念碑,石碑正面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词,背面是包括黄作梅在内的11位烈士的生平及碑文。碑文中写道:“为和平、独立和自由的事业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