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李大钊同志的妻子赵纫兰,职业:革命者!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闻毅 发布:2021-06-07 08:15:0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赵纫兰这个名字,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

我们能了解到的史料也不多,

但这个名字代表着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李大钊和妻子赵纫兰。

 

她,不仅是李大钊同志的妻子,

是李大钊革命之路上的重要帮手,

更是一位默默付出的革命者。

今天,是她逝世88周年的日子。

1933年5月28日,

在处理完李大钊同志的下葬仪式一个多月之后,

赵纫兰在悲痛、操劳和思念中随丈夫而去。

人们为李大钊送葬时的报道(右为赵纫兰同志)。

 

为了表彰她对中国革命的突出贡献,

1936年6月,

赵纫兰被中共河北省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赵纫兰

 

而很多网友在查找资料时会发现,

虽是一生无业的农村妇女,

但在她的职业一栏,

赫然写着:革命者。

 

革命者,是一个时代的先锋。

赵纫兰,1884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富户人家,她的父亲善诗文,所以给她取《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中“纫兰”二字为名。

同为大黑坨村人,赵李两家算得上世交,赵纫兰与李大钊更是自幼相识,可谓青梅竹马。她嫁到李家后,便一力承担起侍奉老人、料理家务和照顾丈夫并激励他发奋读书的重担。

激励李大钊发奋读书,若只是激励其考取功名,当然算不得时代先锋。赵纫兰做的,是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难以做到的——全力支持李大钊报考新式学堂,甚至留洋日本的决定。

新式学堂上课情景。

 

在李大钊读中学时,祖父李如珍病逝,家产仅余一些薄田。当时的李大钊曾萌生过退学做工养家的念头,但是坚韧而又有远见的赵纫兰硬是“逼”着他返回永平府中学堂继续读书,说什么也不许他中断学业。也正是在那里,李大钊渐渐明确了救国之志。

永平府中学堂方位示意图。

 

但一年后,当李大钊再次决定中断永平府中学的学业时,赵纫兰却选择了支持。原来,1907年,“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的李大钊决定趁暑假之便,赴天津报考采取更加专业新式教育的北洋法政学堂。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直隶同学合影。

 

在当时,虽然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但人们对于投考新学堂仍有诸多成见,况且赴天津读书意味着开销的进一步加大。但这一次,赵纫兰选择全力支持,决心即便靠典当挪借也要扶持李大钊求学到底,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具远见的先锋态度。

李大钊狱中手记。

 

而李大钊也一生对此感怀在心,在《狱中自述》中仍不免追述起这段往事:“钊在该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1 2 3

责任编辑:孙智英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