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别离却是永生——帕米尔高原的生命绝响

来源:新华社 作者:任沁沁 发布:2021-01-22 08:56:1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拉齐尼·巴依卡在新疆红其拉甫边境线的巡逻途中(2011年9月23日)。新华社发(李翔 摄)

帕米尔高原,古丝路的必经地。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雪峰连绵,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挑战人类生存极限。

拉齐尼·巴依卡出生于此。

在中国最西端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拉齐尼祖孙三代义务戍边71年。

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之初,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自告奋勇给连队当向导,一干就是23年。

从步伐矫健的小伙,到两鬓斑白的蹒跚老人——1972年,爷爷走不动了,把担子交给了父亲,父亲走过32个春秋,把担子交给他。

2004年开始,拉齐尼·巴依卡爬冰卧雪,行走千里边防线。

雪崩、滑坡、泥石流,相伴而行。雪山深处,每一个山口、峡谷,每一道河流、沟壑,每一块界碑、坐标,都留下他巡逻护边的身影。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爷爷和父亲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刻在了拉齐尼·巴依卡心中。

也是2004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

高山峻岭间,地势险要,他们无数次与死神擦肩。他救过边防战士的命,也被战友们救过命。

边防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的拉齐尼·巴依卡始终坚守。他的经验,让危难一次次化险为夷。

最难走的巡边路,他熟悉得像自家的院子。哪条路可以骑牦牛,哪座山必须徒步翻,都是拉齐尼·巴依卡冒着生命危险蹚出来的。

有一次巡逻遇大雨,山上洪水引发泥石流,巡逻队陷入险境。落石砸中了他的头,鲜血直流。拉齐尼·巴依卡不顾劝阻,坚持前往探路。2小时后,他找到一条安全的路,指引大家突围脱险。

越是危急时刻,他越是勇毅坚决。

早在2011年11月,他就在冰雪中救过人。

那是在“死亡之谷”吾甫浪沟,暴雪突袭,一名战士不慎掉进雪洞,周围的冰雪不断垮塌。

生死一线,拉齐尼·巴依卡十分冷静。他让大家不要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奋力施救。

两个小时后,战士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拉齐尼·巴依卡却被冻得不省人事,在医院抢救3个小时才挽回生命。

谁能想到,9年后的跃入冰洞,他却回不来了。

1 2 3 4 5

责任编辑:杨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