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对我市某化工厂进行袭击破坏,现命你部即刻前往处置。”前不久,伴随着急促的警报声,一场民兵防化救援课目实战演练在山西省忻州市某大型化工基地内骤然打响。演练现场,民兵应急分队利用生命探测仪定位“伤员”、民兵防化分队跟进检测有害气体成分和浓度……忻州市各支民兵分队配合默契、协同有序,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过硬素质和专业能力。
向战而行,精武强能。近年来,忻州军分区着眼“民兵首先是一个战斗队”的属性,将战斗力标准融入工作、带入岗位、引入实践,抓思想强斗志、抓整组优配置、抓实战砺本领,使一支支作风过硬、敢打硬仗的民兵队伍竞相涌现,成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拳头力量。
忻府区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基础课目训练。(摄影/李 江)
忻州军分区组织民兵分队快速通过“染毒”地带。(摄影/张文瑞)
“缺什么就补什么,思想根基必须立牢”——
铸魂砺志,激发敢打必胜的血性胆气
突刺、推挡、防守……初春时节,忻州市民兵训练基地内杀声震天,民兵身着护甲、手持木枪,在铿然有声的碰撞中奋勇搏击,一招一式尽显敢打必胜的信念和力量。
“只要还有一丝力气,就绝不能放弃战斗!”民兵安楠在低姿匍匐前进时手臂意外擦伤,但他毫不在意,咬牙完成所有课目。带队干部抓住这一感人瞬间,趁热打铁为全体参训民兵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战斗精神教育课。质朴的话语、真实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每一位民兵心弦。
与此同时,在保德县的飞龙山上,保德县人武部领导正利用民兵拉练间隙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战地研讨”。“当战争来临,我们凭借什么坚守阵地?我们是否能做到迅速响应?我们靠什么做到战之必胜?”人武部领导的一连三问,思维的火花被瞬间引燃,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大家心中敢打必胜的信念愈发坚定。
战场在哪里,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记者探访忻州市的多个训练场地,深切感受到政治工作融入军事训练、日常管理的生动实践:创新开办“雁门砺剑大讲堂”,让各人武部主官登台“论剑”;定期邀请驻军部队官兵、民兵教练员聚焦训练中的重难点课目进行集智攻关;积极探索“小班化”、“分组化”教学模式,根据民兵分队的专业背景、任务性质等因素实施个性化教学……
日常工作中,他们积极运用“走出去+引进来”双研学模式,结合民兵出入队、集中宣誓等时机,邀请老党员、退伍老兵宣讲“红色家谱”、追述革命往事;依托当地红色资源,打造“党史馆里讲党课、军史馆里话军魂”系列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直击民兵“兴奋点”。在此基础上,着眼青年民兵思维活跃、兴趣多元且热衷网络社交的特点,通过引入军事职业教育优质课程、在“朋友圈”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料、开展线上军事知识竞赛等方式为“生命线”加装上“信息链”,有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感召力。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近年来,忻州军分区紧密结合部队实战需求与官兵和民兵思想动态,全力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生根,一批批接地气、冒热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入演训一线,有效提升了各级各类人员练兵备战的热情动力。
忻府区人武部组织民兵进行徒步行军训练。(摄影/张文瑞)
五台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分队进行灭火演练。(摄影/张文瑞)
忻府区人武部组织民兵进行无人机侦察课目教学。(摄影/李 江)
“用什么就建什么,‘抽屉民兵’必须清零”——
选优配强,铸就实用管用的拳头力量
观察一支民兵队伍战斗力的视角之一,就是民兵整组质量。在秀容大地,“让优质资源匹配最佳战位”,一直是忻州市军地优化民兵队伍结构的思想共识。
“人员流动频繁,民兵信息如何实时更新”、“执行复杂任务时,不同专业民兵协同配合如何高效组织”……前不久,忻州市召开民兵整组工作任务部署会,诸多问题直击以往整组工作的痛点与难点,为新年度抓建民兵整组明确了亟待攻克的方向。
“战”字当头,是新年度整组工作的核心准则,每一项举措都紧密围绕提升战斗力展开。翻看《忻州市民兵整组工作实施方案》,字里行间尽显真抓实干的“务实劲”:打破传统户籍地编兵局限,广泛吸纳工作地常驻专业人才;充分考量地方实际,在应急救援、卫勤保障等方面组建专业队伍……
“仗怎么打,民兵就怎么编。”忻州军分区领导介绍,为改变以往民兵整组只有军分区和人武部“单打独斗”的现象,春节刚过,他们就主动对接驻军部队了解作战任务、装备保障、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与任务部队探索研究联合编兵的思路举措,确保民兵队伍建设有效嵌入联合作战体系。
精准匹配资源、深入挖掘潜力、高效整合信息……记者从该军分区机关了解到,他们按照“主官包片、骨干包乡镇(街道)和企业、专武干部包村(社区)”的层级分工负责制,深入摸排地方资源情况,全面掌握资源类型、数量规模以及具体分布位置,及时建立动员潜力台账,与统计年鉴、人口普查等综合性资料进行对比,保证潜力信息来源的权威准确。同时,将潜力调查向行业系统、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深化,全面梳理各行业动员要素,均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量比,做到编兵框架与上级要求一致、与部队需求一致、与辖区资源一致。
在深厚的国防动员潜力助推下,忻州市民兵建设呈现“水涨船高”的良好态势:五台县将民兵新质力量建设纳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实现了组织指挥、力量协同、行动处置、情报信息、装备物资“五个联通”;忻府区积极创新编兵模式,在成建制统编、同行业组合编、小专业抽组编上下功夫,促进编组分队与援战保战需求的高度契合……
“人员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60%,专业对口率达90%……”近日,在定襄县民兵整组工作推进会上,该县人武部一名参谋人员汇报的一组编兵数据,让在场人员切实感受到民兵队伍质量整体提升的扎实成效。
“什么弱就练什么,训练水分必须拧干”——
专攻精练,锻造应战应急的过硬本领
矛不磨不利,兵不练不强。训练是战争的预演,只有越接近实战,才能越富有实效。
时间回溯到2024年3月的一天凌晨,宁武县境内芦芽山脚突发火情。刹那间,刺鼻的浓烟迅速扩散,熊熊烈火借助强劲风势突破两道预先设置的隔离带,形势岌岌可危。
火情就是冲锋号!接到地方求援电话后,宁武县民兵应急连、五台县民兵快反分队迅速行动、星夜驰援,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辟防火通道、组织地面搜救……两支分队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和高效的协同配合及时控制火势,成功保住2个自然村落和万亩古林,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就像齿轮咬合,每个环节都精准到位。”现场参与指挥的领导发出感慨。
平时真训实练,战时才能克敌制胜。据悉,近年来,该军分区持续开展群众性大练兵和比武竞赛活动,设置涵盖山地应急救援、城市保交护路等紧贴实战的训练课目,精心打造组训施教的“最优解”。在训练方法上,他们及时与驻军部队、公安、国防动员专业队伍等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定期组织民兵教练员赴相关单位“一对一”跟训,有针对性补齐专业训练能力短板;在考核评估上,将战术运用、协同配合、应急处置能力等纳入考核范畴,将考评考核作为检验实战能力的“试金石”;在监督管理上,依托基层风气监督员积极查纠演训考核等各项训练工作中隐匿的矛盾问题,有力纠治了训风考风。同时,他们探索建立“传统熏陶、榜样引领、荣誉激励”为内容的民兵荣誉体系,常态组织“先进民兵个人”、“优秀民兵教练员”评选表彰活动,有效激励了民兵立足岗位精武强能。
“积极求变才能蹚出新路,民兵训练必须聚焦使命任务。”该军分区机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结合辖区地形特征、产业布局等要素整理融合,根据各人武部特长优势和驻地资源禀赋量身定制了45个专项训练课题,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雁门精武战法集”,既锤炼了“一招鲜”、更练就了“组合拳”。去年以来,该军分区组织的多项演训活动均按照“事前不发通知、导调不设脚本、特情随机给出”的原则展开,从传统的按部就班训练到实战导向的灵活应变,想定作业拟制、战备拉动演练等一系列环节都被深度嵌入随机突发的情境之中。在一次次实演实练的考验中,民兵们不再依赖既定流程,而是凭借日常积累的专业技能与战术素养完成任务,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显著增强。
刀越磨越快,兵越练越精。在各级共同努力下,忻州市民兵队伍建设实现“增肌强体”、扩容提质,遂行任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一支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