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代县小茹村附近,矗立着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阳明堡飞机场遗址”8个大字。1937年秋夜,八路军第129师向华北前线开进途中,在这里打了一场大胜仗,创造了用步兵打战机的战例。
1937年9月,在平型关受挫的日军变更作战部署,选择从平型关与雁门关之间的茹越口突破晋北防线,之后顺同蒲路直击太原。此时,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正在敌后发动群众,展开游击战袭扰日军。1937年10月中旬,第769团来到位于滹沱河附近的苏龙口和刘家庄一带时,发现日军飞机不断由滹沱河北岸的阳明堡机场起飞,轰炸忻口国民党军阵地。
第769团派人前出侦察,了解到机场共有飞机24架,机场警卫分队和地勤人员有200余人,大部驻在机场北端,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并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
根据敌机场的兵力情况,该团研究决定:以夜袭的方式突入机场,炸毁日机。具体部署是,以第3营为突击队,夜袭机场,炸毁飞机;以第1营破坏崞县至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袭扰、牵制和阻击崞县可能增援的日军;第2营(欠第7、第8连)为团预备队,随团指挥所配置于苏龙口及其北侧地区,并以第8连破坏王董堡桥梁,保障第3营侧后安全,阻击崞县、阳明堡增援之敌。另外,安排团属迫击炮连在滹沱河东岸占领阵地,直接支援第3营。
10月19日夜,第769团各部分别向预定地区开进。第3营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渡过滹沱河之后,以一个步兵连警戒阳明堡方向可能来援之敌,以两个步兵连和机枪连组成突击队,以一个步兵连作营预备队。突击队避开敌警卫分队驻守的机场北端,从机场东西两侧秘密进入机场,当接近到距敌机约30米时,我突击队当即按预定计划发起攻击。刹那间,枪声、吼声、爆炸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一团团火光照亮黑夜。八路军官兵有的揭开机盖把手榴弹塞进飞机驾驶舱里,有的把手榴弹扔向飞机油箱。此时,几架飞机里有日军执勤人员利用机枪不断向外扫射。紧急关头,有的官兵身体绑上手榴弹跳进机舱抱住日军同归于尽。
反应过来的日军纷纷从掩蔽所里往外涌,不顾一切冲向停机坪。在20多架飞机周围,敌我双方开始白刃肉搏,由于当时八路军部队刺刀很少,许多战士只能用枪托和敌人拼杀,战斗十分惨烈。1个小时后,机场守军大部分被歼灭,敌机在熊熊烈火中燃烧。驻扎在阳明堡的日军前来支援,但等他们到机场时,第769团已经撤出战斗。最终,我军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余人,毁伤飞机24架,有力地支援了忻口防御作战。
此次战斗,由于我军兵力部署得当,战斗组织周密,加之隐蔽接敌并正确选择攻击方向和时机,从而取得了夜袭阳明堡机场的胜利。此次战斗削弱了忻口当面之敌的空中突击力量,打击了敌之空中运输,有力地配合了友军作战。(王伟宁整理)
阳明堡飞机场遗址纪念碑。(摄影/贺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