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为更好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本刊开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栏,撷取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经典战例予以摘登,旨在弘扬抗战精神、研析胜战之道、凝聚奋进力量。
平型关大捷威名远扬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仅一个月,北平、天津相继失守,华北地区沦陷。至9月中旬,晋北战局日益严峻,日军第5师团在攻占晋北大同及周围县城后,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的日军汇合,集中兵力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省。八路军第115师根据中央指示,决定在平型关一带设伏迟滞敌进攻。
平型关北为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东通冀北,西抵雁门,自古就是晋冀两省的重要隘口。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其实并不在关隘之上,而是在关前一条名为乔沟的深沟内。深沟两侧峰峦耸立,陡峭险峻。经过侦察勘测,我军决定发挥地形优势,将伏击圈设置成“口袋型”,第115师所属685团、687团位于“口袋”两侧,344旅位于“口袋底”。待日军进入伏击圈后将其围歼。
9月22日,第115师独立团作为先头部队,在日军开进方向进行诱敌。24日清晨,其前哨阵地与日军先头小股部队交火。独立团在伪装撤退后,放过日军先头部队第21旅团,转变攻防任务,阻击日军后续增援部队。日军第21旅团在受到小规模阻击后携带大量辎重向平型关开进。途中因连日大雨,日军行军速度缓慢。25日上午10时,第21旅团全部进入伏击圈。
负责“迎头”截击的是685团。日军在进入685团前沿阵地后遭到突然袭击,随即集结起战斗序列开始攻占两侧高地。685团1营在抢先占领高地后,即对日军发起反冲锋,将其击退。686团位于伏击圈中部实施“斩腰”,日军刚刚占领老爷庙高地就遭到686团3营官兵伏击。经过激烈战斗,日军被迫退守公路。687团则对日军尾部实施“断尾”,封堵住其撤退路线。待日军转向团城口方向撤退时,我军迅速投入预备队688团,对日军形成包围态势。
平型关的日军被围后,涞源与灵丘方向的日军火速赶往增援。在前期兵力部署计划中,第115师独立团负责阻敌增援并将阻击地点定于腰站。战斗打响后,独立团3营采取正面阻击、侧翼袭取、迂回包抄的方式,抢占腰站对面制高点,使用火力压制腰站日军。
9月25日15时,687团、685团开始从东西两侧合围日军,686团通过老爷庙高地向两侧日军发起冲锋,独立团则顽强阻击日军增援部队于腰站。至此,伏击圈中的日板垣征四郎1个大队和后勤人员被完全分割歼灭。八路军第115师以自身伤亡6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支、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抗日“亡国论”的谬论,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同时也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创造了有利条件。(苗 鹏整理)
平型关关口遗址。(摄影/陆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