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强基固本开新局

——安徽省淮北军分区着力提升基层建设质效纪实

文 | 穆 伟 渠胜红 段 宁

“过境部队车辆进入山地路段,油量即将耗尽,请求支援。”近日,安徽省淮北市民兵训练基地内,一场野外油料应急保障演练在早春清晨时分展开。接到情况通报后,负责专项演练的淮北市杜集区人武部迅速启动预案,调集由地方专业力量组成的油料保障分队前出支援,第一时间解决了车队油料补给难题。

“执行任务快捷高效,得益于基层规范化建设催生的无穷战力。”淮北军分区领导介绍,近年来,该军分区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建设主题,着力在统一思想认识、抓好人才队伍、建强基层阵地上狠下功夫,着力在提升基层建设规范化治理效能上精准发力,有效推动了军分区各项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过硬。

淮北军分区组织所属官兵、文职人员进行队列会操。(摄影 郭林)

淮北军分区组织所属官兵、文职人员进行队列会操。

因材施教强思想,让教育引导更聚“人气”

历史讲述、角色扮演、情景互动……近期,淮北军分区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进濉溪县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课,使大家在思想互助中认清了差距不足,增强了思想改造的主动性自觉性。

“省军区系统点多线长面广,如何做到兵撒千里一股劲、人放千处一条心,关键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淮北军分区机关干部徐宁介绍,近年来,他们针对单位类型多样、人员类别多元的实际,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思想摸底,研究确立“聚焦主题抓主线、盯着短板立样板、细化规定促规范”的思路,从官兵主体这个源头找准教育授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起各级各类人员抓基层、兴武装的思想共识。

走上讲台宣讲辅导、深入基层座谈交流、贴近官兵解疑释惑……记者翻阅该军分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案看到,他们注重突出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采取常委集中学、干部领读学、小组讨论学等“七学”方式,不断增进所属人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常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优秀民兵”、“群众性练兵比武能手”等评选表彰,使大家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紧前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用好任职谈话、日常谈话等方式常敲警钟,引导各类人员守好思想防线、法纪红线。

学习认识越深入,思想洗礼越深刻。工作实践中,辖区各人武部采取多种形式抓学习、统思想,增强以我为主抓建的内在动力。烈山区人武部采取统筹“营区+园区”开通改革开放“社会课堂”、紧贴“岗位+战位”开启军地联动“实践课堂”等办法,让网络教育成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倍增器”;杜集区人武部注重用好先进典型、身边榜样的鲜活故事,组织所属人员围绕“奋斗拼搏怎么看、奋斗状态怎么样、奋斗强军怎么干”开展讨论辨析,有效激发了大家苦干实干、奋发奋进的热情动力。“刚到人武部时,一栋楼、两台车外加五六个人,着实有些寂寞和冷清。”杜集区人武部孙欢迎告诉记者,在听取了无数“国动人”艰苦奋斗的故事后,他的思想随之发生转变。此后,每遇大项任务他都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并连续多年因出色完成任务受到上级表彰。

基层过硬,首要的是政治过硬。近年来,淮北军分区抓基层建设始终坚持思想打头,采取多种形式抓筹划谋划和组教施教,夯实了抓建设、谋发展的思想政治根基。如今,该军分区比思想觉悟、比训练成绩、比工作质效的氛围日益浓厚,各项建设持续向上向好发展。

淮北军分区组织专武干部和新任职政治教导员集训。(摄影 郭林)

淮北军分区组织专武干部和新任职基层武装部政治教导员集训。

因势利导强队伍,让人才培养更增“生气”

“接指挥所情况通报,命令你排协助部队担负排雷破障任务……”新年伊始,淮北军分区新年度军事训练拉开大幕。只见训练课题下达后,一支由濉溪县人武部文职人员黄彬等20人组成的示范分队迅速研判情况,顺利完成“排雷破障”任务,受到军地领导的一致好评。

“抓建基层,文职人员必须从主体向主力转进。”全程组训的该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针对文职人员来源渠道多样、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等实际,采取“以工代训、换岗轮训、过关升级”的办法,打出文职人员培养“组合拳”,让他们施展才华有机会、成长进步有空间。同时,他们引导鼓励文职人员自觉走向演训场,在军事演训、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中经历“战火”洗礼、锤炼过硬作风、提升打赢本领。

工作实践中,淮北军分区开设“文职大讲堂”,遴选多名业务骨干对日常工作解疑释惑,结合预定新兵役前教育开展文职人员“回炉”集训,开展“军文”结对促提升活动……一系列“强肌塑形”工程的实施,让一批批文职人员加速成为基层建设的擎旗手、排头兵。

无独有偶,就在文职人员黄彬在演训一线“穿越火线”时,淮北军分区组织的新任职专武干部淬火集训也火热进行。“晚上6点报到,8点就进行战备点验”、“训练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像在‘打仗’”……开训第一天,望着干货满满的“培训菜单”,多名“新武装”表示闻到了浓烈的“硝烟味”。

基层武装工作强不强,专武干部是脊梁。据悉,12天的集训安排了理论辅导、技能训练等多个专题,采取集体授课、分类训练、考核验收等方法组织实施,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街道武装部部长张能俊欣喜地说:“集训课程设置紧贴岗位战位,全是务实管用的‘真招’。”

“不会带兵打仗,就无法胜任专武干部这一岗位。”该军分区领导介绍,受换届选举、干部交流使用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基层专武干部调整频繁,培养更多的基层武装工作带头人显得紧迫且重要。基于此,他们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刚性落实专武干部资格认证,建立健全工作月报、专项考评等制度,明确将各级各类检查通报情况纳入乡镇(街道)年度党管武装考评范畴,并与专武干部本人年度岗位目标考核直接挂钩,助力“新武装”跑步进入“战位”。

基层是成才的沃土,人才是基层发展的动力。近3年来,该军分区先后有19名文职人员因工作实绩突出立功受奖,13名专武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武装工作有为、专武岗位吃香”已成为一种广泛共识。

因地制宜强阵地,让遂行任务更有“底气”

“没想到一个乡镇武装部就拥有独栋办公楼,更没想到各类办公设施和场所这么齐全……”近日,在淮北军分区正规化建设现场观摩会上,杜集区石台镇武装部的全新“配置”,获得与会人员高度认可。

不只是在石台镇,记者随机走访杜集区多个基层武装部,只见办公设施配套齐全,资料室里表、本、册分类有序,民兵活动室里各类书籍、报刊和文体活动器材应有尽有……同行的杜集区人武部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以“基础设施好、队伍建设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为目标,协调地方财政投入200余万元打造石台镇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新样板,在辖区的“三镇两办一开发区”开展基层武装部达标创建活动,从软硬件建设上促进基层武装工作“提档升级”。

“基层武装部建设不规范,影响的是战斗力。”淮北军分区干部宋源告诉记者,他们联合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民兵建设“十四五”时期基层武装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开发区、国有企业武装工作的意见》等制度规定,加强了组织领导、细化了职责清单、明确了任务分工,让基层武装建设“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采取“修旧利废、盘活闲置、简单改造、腾退调整”的思路,实现基层武装部建设全面跃升,在全省率先完成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任务。

记者看到,一座集教育培训、民兵训练、消防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基地即将在皖北落成,这是该市针对训练基地陈旧、设施老化问题,专题召开市委议军会研究确定的建设项目。与此同时,淮北军分区积极协调地方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将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指导各县(区)人武部陆续与地方大中型企业完成通信、电力、大型工程装备等预征预储任务。近3年来,淮北市已累计投入200余万元补充各类民兵器材物资,全面提升了规范化建设水平。

基层建设“水涨”,民兵队伍战斗力水平也跟着“船高”。近年来,淮北军分区先后出动民兵近万人次、动用各类预征应急救援设备数百台次,出色完成了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等大项任务,“淮北民兵”的名片越擦越亮。(本文图片由郭  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