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立正,跑步走……”冬日清晨,随着一声声激昂的口号声在山西省文水县民兵训练场上响起,一支身姿挺拔、步伐矫健的女子民兵分队进入人们视野,成为这座不大的县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64年12月,山西省军区命名成立“刘胡兰民兵班”,刘胡兰的妹妹刘芳兰任第一任班长。这年冬天,这支新组建的女子民兵班参加原北京军区组织的军事大比武并一举夺魁。1997年7月,山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正式命名表彰刘胡兰民兵班为“刘胡兰英雄民兵班”。
一代代女民兵从青涩变得成熟、从稚嫩变得坚定,刘胡兰事迹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她们心田,成为激励无数后来者前行的力量。该县人武部领导介绍,每当有新民兵加入“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第一件事就是到刘胡兰纪念馆参观学习、现场聆听刘胡兰事迹,并适时配合开展“话传统、担使命”恳谈会,安排老队员讲班史、忆荣光,让大家在体悟苦难辉煌历程中培根铸魂、建班育人。
“我在小学时就学习了刘胡兰的事迹,刘胡兰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女民兵韩蕾说:“我作为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一员,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没有理由不精武强能争创一流。”
大寒时节,呵气成冰。射击场上,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12名姑娘正在组织极寒条件下技战术训练,班长李娜冲在最前面,一会儿低姿匍匐前进,一会儿弯腰跃进。现年27岁的李娜是土生土长的文水县刘胡兰镇人,她于2020年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后便加入到了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后来因表现优异被任命为第23任班长。
“人人都是一面旗,个个都像刘胡兰。”去年夏天,刘胡兰英雄民兵班按上级要求参加由省军区组织的轻武器射击比武竞赛。备战期间,民兵班的姑娘们褪掉女孩子的娇气,在烈日骄阳下一遍遍练习卧倒、据枪、瞄准、击发和肩枪验枪、带队出入动作要领,力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标准完美。当时,由于连日户外高温,李娜和3名女民兵先后出现了中暑和热感冒症状,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头晕眼花,但为了不影响全班训练成绩,她们硬是没有请一天假、误一天训,一直坚持和大伙一起早出晚归,挥汗如雨进行强化训练。经过40多天的刻苦训练,姑娘们变得又黑又瘦,作训服磨破了洞、手掌内磨出了茧,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最终,在省军区组织的轻武器射击比武竞赛中参赛的9名队员均被评为优秀射手,且取得个人和团体“双料冠军”。
时光荏苒,变的是岁月和面孔,不变的是初心和担当。民兵班成立60多年来,先后受到各级表彰奖励达70余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民兵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荣立过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们为“胡兰花”。
据介绍,近年来,文水县人武部为适应新时代民兵班的转型发展需求,先后为刘胡兰英雄民兵班购置了无人机等新装备并设置了相关训练课目,不服输的姑娘们加班加点训练,时间不长便熟练掌握了无人机等新装备的操作技能。如今,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民兵人人都能随时操控无人机升空执行遥控侦察、巡逻巡航、抢险搜救、空中投放、喊话照明等任务,去年以来多次配合地方相关部门圆满完成巡河护堤、消防救援等应急行动,受到军地广泛好评。
接过英雄旗帜,传承英雄精神。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在练兵备战中主动学技能、砺作风、强本领,在抢险救灾中自觉打头阵、当先锋、作贡献,在传承红色精神中积极搞宣讲、作阐释、播星火……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风采风貌。(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女民兵在进行消防训练。
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第一任班长刘芳兰(左一)带领队员们进行射击训练前合影。
位于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