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陕西省军区 ——

坚持专攻精练兴训研战

文 | 陈珂锐 本刊特约记者 王武俊

天寒地冻日,正是练兵时。伴随着新年度军事训练号角的响起,三秦大地上金鼓阵阵、高潮迭起。大漠荒原,榆林军分区组织民兵无人机分队开展复杂地域条件下的实飞演练,围绕目标跟踪定位、飞行特情处置等多个课目专攻精练;汉水之滨,汉中军分区组织多支新质民兵分队展开技能训练,开路架桥、森林灭火等特种作业依次展开……一南一北两个演训场传递同一信息:各级将战斗力标准贯穿军事训练全过程,为服务保障打赢能力提供坚强保证。

“新质战斗力已成为打开制胜之门的‘金钥匙’,谁能建好用好民兵新质力量,谁就能把‘金钥匙’攥在手中。”据陕西省军区领导介绍,近年来,无人机、特种救援等新质民兵分队在遂行任务中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也还存在新老力量、军地力量行动契合度不高,新力量用“老打法”等情况。基于此,新年度军事训练工作启动前,他们组织各级围绕“训什么、如何训、在哪训”等问题集智攻关,深入推进战训耦合,不断提升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为战是工作的指向,也是组训的方向。记者走进延安市宝塔区、咸阳市杨陵区等多个训练和考核现场,但见工程抢修安全高效、防化侦察配合默契、伪装防护一丝不苟……各课目全部指向战场需要,无人智能渐成主角。

“接上级通报,我市某化工厂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现命你部立即赶往救援……”在西安市某训练基地内,记者正好遇到一场民兵防化洗消课目在示范演练。处置现场,民兵防化救援分队不到10分钟便作出情况判定,有序展开人员、空气和设备洗消作业。据西安警备区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采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编建模式,积极编建模块组合型和智能拓展型民兵新质分队,实现高新技术与军事应用的有机结合。

开展“创破纪录”活动、发布军事训练“龙虎榜”……在抓好体系练兵的同时,宝鸡军分区通过复杂课目交叉训,让侦察与反侦察、工程爆破与工程抢修等多支专业力量互相切磋,掀起民兵专业力量对抗训练热潮。“通过联演联训、彼此借鉴,有效激发了民兵专业分队练兵热情。”采访中,宝鸡军分区机关人员张东林欣喜地说。

“既要研透每一招,又要训实每一式。”渭南市民兵教练员杨卫峰曾多次参加地方无人机应用技术技能竞赛,这次训练紧张程度还是让他如履薄冰。据悉,与无人机分队刚编组时主要进行基础飞行、航空拍摄等课目组训教学有所不同,现在课目清单和考评结果更加聚焦战斗力这一核心能力,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在战术背景下如何飞,还要随机完成躲避追踪、回传数据等动作。杨卫峰坦言,只有深入查摆训练中的短板弱项,才能在执行应战应急任务时克敌制胜,在支援保障任务行动中成为“千里眼”、“顺风耳”。

课目考核规范有序,成绩评定从严从实。记者走访多个单位发现,各级对民兵军事训练作出系统部署,修改完善考评办法、构建能力指标体系、开展能力检验评估,有力推动民兵军事训练走实走深。咸阳军分区对训练方案、日常考核和个人军事训练档案进行细化规范,并成立训风考风督导组对训练计划和实施及考核验收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延安军分区创新引入无人机航拍手段,通过对演练进行全程全域拍摄录像、场上场下随时回放研判等方式,较好解决了督导人员不足、方式较传统等问题。

“训练是战争的预演,越接近实战,打赢就越有底气。”记者从该省军区机关了解到,连日来,省军区各级立足民兵训练特点规律,先后组织数十支新质民兵分队展开实训实练,破解组教施教多项难题,为新年度军事工作探索了路径、提供了借鉴。

EW3A4532

陕西省军区直属单位组织官兵进行刺杀操训练。(摄/王武俊)

5

勉县人武部组织民兵进行野外多课目综合训练。(摄/朱友宗)

3组织实弹射击训练

商洛军分区组织官兵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摄影/曾   萃)